[实用新型]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359.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陆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振丰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4 | 分类号: | B21C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丝 拉丝 用线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线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
背景技术
无氧铜是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但实际上还是含有非常微量氧和一些杂质。按标准规定,氧的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
无氧铜线材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建筑、电力等部门。在线材生产中,拉拔加工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拉丝模是各种金属线材拉拔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易消耗性模具,它与拉丝的质量和效率密切相关。而在拉丝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润滑是保证拉丝效果的重要因素。拉丝模的主要工作区内孔域是内孔,即过线孔。内孔结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入口区、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出口区五个区间以及遵循“圆滑过渡”理论,即拉丝模孔内各区交界处必须为较小的圆角过渡。被拉拔线材从入口处进入拉丝模,在拉拔力的作用下通过拉丝模,并且在拉丝模工作区的锥面上发生剧烈摩擦,从出口处拉出,得到较细的线材。润滑区的作用在于贮存润滑液,并将其输入工作区。线材经过工作区再进入定径区,其在定径区承受着更大的挤压摩擦力,但是由于线材与模具的紧密作用,润滑液很难进入定径区,使得该区润滑效果不良。
已授权实用新型CN201420858887.3公开的一种拉丝用线模结构采用工作区中部开设环形槽口的形式,润滑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包括工作内件和固定套件,所述工作内件通过螺纹结构旋接于固定套件的内腔内,所述工作内件的内腔中部开设有工作区内孔,所述工作区内孔自上而下分别分为进料区、定径区和出料区,所述进料区的内侧开设有润滑油通道,所述定径区的内侧开设有出油槽口,所述出油槽口的顶端与润滑油通道的出油端相通,所述润滑油通道的进油端开设于工作内件的顶端,且进油端的外部通过螺纹套连接管结构与外部的输油压力管相通连接,所述工作区内孔的内部竖向装设有待拉丝的铜丝线材。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件的中部开设有与工作内件外表面螺纹旋接配合的内螺纹,且固定套件的外部装设有与拉丝机固定的安装耳。
优选地,所述工作区内孔的整体呈中间内径减小、两端内径相同的圆柱形,侧面为中部向内弯曲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通道的出油端口与出油槽口的连接处位于进料区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出油槽口的形状与定径区的弧形面形状相适配,且开槽深度为0.1-0.5mm。
优选地,所述出油槽口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并以工作区内孔的中轴线为基线周向均匀开。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能够螺旋拆卸的工作内件与固定套件互相旋接的安装结构,方便对拉丝线模的定径区进行调整,通过加设的内出油式润滑油通道,能够起到高效的拉丝润滑作用,使得拉丝更加的流畅,满足了使用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出油槽口顶端开设于进料区的下部,工作时会在进料区下部积聚,并最终涂布线材的表面,与定径区纵向出油槽口配合,润滑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氧铜丝拉丝用线模结构的工作内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内件、2固定套件、3工作区内孔、31进料区、32定径区、33出料区、4润滑油通道、5出油槽口、6螺纹套连接管、7输油压力管、8铜丝线材、9安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振丰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振丰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