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321.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郜旭鹏;梁万平;李桥;李斌博;朱盼盼;郭仁杰;于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郜旭鹏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性 喷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工程,也成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要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农业喷灌装置是一种用于在农业种植时进行灌溉的装置,现有的喷灌装置多为预埋于地下式或者手推喷灌,预埋于地下的喷灌装置无法移动,损坏时维修困难,使用成本高,而手推式喷灌喷头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角度,同时对于较远的距离,水泵的压力不够,使边缘地方的灌溉不够,并且这种灌溉装置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设有滚轮,且底座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左侧面顶端设有把手,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水泵和增压泵,所述水泵上端设有肥料搅拌箱,且水泵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水泵进水口和水泵输水管,所述水泵输水管右端与增压泵连通,所述肥料搅拌箱上端设有肥料进口和电机,所述肥料搅拌箱右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肥料搅拌箱进水管和肥料搅拌箱出料管,所述肥料搅拌箱进水管和肥料搅拌箱出料管底端均与水泵输水管连通,所述增压泵顶端设有固定支架和增压泵出水管,所述固定支架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部活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喷头,且转动轴后端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喷头底端与增压泵出水管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滚轮有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底面四角,且其为自锁型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竖板左侧纵向开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宽度小于支杆的宽度,所述支杆左侧位于矩形滑槽内,且支杆左端设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肥料搅拌箱中部纵向活动安装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顶端与电机相连,所述搅拌转轴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数量大于六个,且其等距对称排列在搅拌转轴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水泵输水管、肥料搅拌箱进水管和肥料搅拌箱出料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喷头内腔设有喷管和喷孔,所述喷孔位于喷管上端,且其以圆心为中心均匀发散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实用性强的喷灌装置,通过设置肥料搅拌箱,能够在喷灌时注入肥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了施肥的人工花费,同时利用水泵的水对肥料进行混合搅拌,能够让肥料混合更均匀,在喷灌时覆盖更均匀;通过在喷头内设置发散型的喷孔,能够使其喷灌覆盖面更广,减少了喷灌的死角,;通过设置能够在矩形滑槽能自由滑动的支杆,在改变控制手柄的位置时能够控制喷头的角度,使得喷灌角度的范围都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喷灌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喷灌范围广,角度大,减少了喷灌死角,使用便利,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头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滚轮、2竖板、21把手、22矩形滑槽、3水泵、31水泵进水口、32水泵输水管、321第一阀门、4肥料搅拌箱、41肥料进口、42 电机、43搅拌转轴、44搅拌叶片、45肥料搅拌箱进水管、451第二阀门、46 肥料搅拌箱出料管、461第三阀门、5增压泵、51增压泵出水管、6固定支架、 7喷头、71喷管、72喷孔、8固定件、81转动轴、82支杆、8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郜旭鹏,未经郜旭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