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3834.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靳江波;陆明;李学宾;吉建新;蓝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威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10 | 分类号: | F28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陈红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蒸汽 喷射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凝汽器专用的抽真空系统技术领域,属于发电厂及其他对凝汽器维持真空设备运行稳定性、高效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燃气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的凝汽器的低位布置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站凝汽器需要设计真空值运行,以此达到较好的冷凝效果,节约机组运行煤耗;但是由于有外界被抽吸气体的漏入,所以需要一套设备能将漏入真空系统(凝汽器是真空系统的主要设备)的被抽吸气体抽出,以保持凝汽器较高的换热效率。
目前广泛应用于发电站抽真空系统的设备主要有射水抽气器、水环真空泵、单级蒸汽喷射器和水环泵。但是射水抽气器、水环真空泵、单级蒸汽喷射器和水环泵都存在转动部件,需要消耗电量;同时传统的射水抽气器和水环真空泵存在能耗高,抽气效果受水温影响大以及耗水量大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抽真空设备的单级、双级喷射器系统需要布置在较高位置,系统管路长,水封设计安装复杂而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同时单级、双级喷射器系统的阻力大,能耗高;例如单级蒸汽喷射器和水环泵的组合方式的抽气方式中,蒸汽喷射器需要布置在较高位置,一般为6-10米平台层,同时设置多级水封来达到回收冷凝水的目的,系统管路长,水封设计安装复杂而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同时系统阻力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能耗高,抽气效果受水温影响大以及耗水量大,单级、双级喷射器系统需要布置在较高位置,系统管路长、阻力大,水封设计安装复杂而且存在不稳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燃气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的凝汽器的低位布置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蒸汽喷射器系统,来完成对凝汽器漏入被抽吸气体量的抽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包括:蒸汽管道,用于输送蒸汽;抽气管道,用于输送被抽吸气体;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喷射器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蒸汽管道和所述抽气管道相连,用于接收蒸汽和被抽吸气体并将所述蒸汽和被抽吸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喷射器的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喷射器中的混合气体冷却形成冷凝水和不凝结气体;第二喷射器,所述第二喷射器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蒸汽管道和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用于接收蒸汽和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不凝结气体并将蒸汽和不凝结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二喷射器中的混合气体冷却形成冷凝水和不凝结气体;第三喷射器,所述第三喷射器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蒸汽管道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用于接收蒸汽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不凝结气体并将蒸汽和不凝结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三喷射器的出口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三喷射器中的混合气体冷却形成冷凝水和不凝结气体,将不凝结气体通过排气管路排入大气中;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冷凝水通过疏水管路进入凝汽器中的凝汽器热井的气侧空间。
在如上所述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三冷凝器均为表面式冷凝器。
在如上所述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抽气阀,所述抽气阀安装在所述抽气管道上,用于控制被抽吸气体的输入;所述被抽吸气体是从所述凝汽器中抽取。
在如上所述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所述排气管路上,用于防止气体返流。
在如上所述的三级蒸汽喷射抽真空系统,优选地,还包括:疏水阀,安装在所述疏水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疏水管路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威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南京威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3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