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3322.9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柜是实验室通风设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实验室工作人员避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体、实验室中应进行良好的通风。为阻止一些气体和微粒、烟雾、灰尘和气悬浮体的吸收,污染物质需用通风柜、通风罩或局部通风的方法除去。通风柜的功能中最主要的是排气功能,在化学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时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臭气、湿气以及易燃、腐蚀性物质,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室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在污染源附近要使用通风柜。但是,为了不影响实验,一般通风柜都是设置在实验室内部的周边,其距离实验设备具有一定的距离,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就会先扩散到空气中,等到有害物质飘到通风柜附近时才会被通风柜排出,所以这种通风柜很难及时的将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排除。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实验柜,在通风柜内设置实验台,从而使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通过通风柜排出。如申请号为201320091912.5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全钢通风实验柜,包括支撑台和实验台,实验台设置在支撑台的上部,实验台一侧为实验口,并且实验台内具有一实验反应腔,实验口的上部设置有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与实验反应腔连通形成通风换气通道。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漂浮物质大部分会直接通过通风口被排出实验室。
但是, 有些实验可能会用到易挥发的重金属或分子质量较大的有害物质(如汞、砷等),这些物质虽然会挥发,但是由于其本身分子质量较大,挥发之后,不容易向上飘散,设置在实验口上部的通风口很难将这些有害物质及时排除,可能导致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会吸入这些有害物质,威胁到实验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柜,解决了上排风设置的通风柜吸风会存在吸风效果不好,实验操作时通常在实验柜下方,上排风无法将有害物质全部吸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柜,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操作腔和设备腔,操作腔和设备腔之间设置有台面分隔,操作腔室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设备主体顶部设置吹风装置,操作腔侧壁设置中空腔室,中空腔室设置有与操作腔连通的若干通风孔,设备腔内设置与中空腔室连通的吸风装置,吸风装置包括吸风机和用于调节吸风机的调速电路,调速电路包括,
调节模块,包括位于吸风机上的主线和副线,通过主线与副线耦接引出用于调节吸风机转速的第一档位T1、第二档位T2、第三档位T3和第四档位T4;
增挡模块,耦接于调节模块并引出的第五档位T5和第六档位T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实验操作时主要通过操作腔进行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腔的侧壁靠近台面处设置有通风孔,此时启动位于设备腔内的吸风装置,吸风机对通风孔进行吸风操作,可将操作腔内的气体吸入中空腔室内,为了避免有害气体向上飘散,在操作腔的顶部还设置有吹风装置可以向下进行吹风操作,由于吹风装置的可以还可以避免若产生蒸汽等高温气体向上飘散时会使得操作人员的防护眼睛上雾化,不便于观测实验的情况,吸风机可以通过调节模块和增挡模块对吸风机的吸风速度进行调节,根据不同需求来调节吸风机的吸风速度,吸风速度总共分为六个可调节档位,风速档位依次递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吸风装置包括位于中空腔室内与设备腔连通的若干下排风口,设备腔内设置与下排风口连通的导风漏斗,导风漏斗与吸风机之间设置第一通风管,吸风机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送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吸风操作时,首先启动位于设备腔内的吸风机,吸风机此时对第一通风管产生吸力,由于第一通风管与导风漏斗连通,因此最终吸入中空腔室内的气体被排入进吸风漏斗内,最终从送风管排出至室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位于主线与副线之间的电容C1,主线一端设置有与电容C1耦接的第一节点N1,主线另一端设置有直接于副线耦接的第二节点N2,第四档位T4耦接于第二节点N2,第一档位T1、第二档位T2、第三档位T3耦接于主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对吸风机的吸风风速进行调节时,只需调节不同档位即可实现风速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增挡模块与第二节点N2耦接的电抗B,电抗B一端与第二节点N2耦接,电抗B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博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博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3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