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3064.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陈春;曲工;唐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显示器 支架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由于滚珠式滑轨(滑轨也可称为导轨,下同)具有动作顺畅,结构稳固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服务器机柜、显示器支撑架、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滑动架体等用途。
在显示器支撑架中与本实用新型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使用的滚珠滑轨的构造大致包括一滑轨本体、一设置在滑轨本体内部的移动件(俗称内轨)、以及多个设置在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的滚珠,滑轨本体与移动件与滚珠接触的面上均设有相对应的滚珠导引槽,每根滑轨形成两条滚珠滚动通道,这使得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通过滚珠的滚动方式滚动式移动和间接紧密接触,以减轻移动件和滑轨本体间的滑动阻力,特别是两者通过滚珠间接实现无间隙相对移动,而这也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显示器不会因有相互件间的间隙而产生晃动影响使用。
这中间,现有技术的滚珠式滑轨的滑轨本体、移动件通常采用金属板体通过冲压方式制成,其中滑轨本体具备有一导引槽,可供所述移动件容置于导引槽中。
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进一步设置一滚珠保持器,将所述多个滚珠相间隔并保持在滚珠保持器内后一体于滑轨本体和移动件之间。
滑轨本体和移动件分别和显示器支撑架底座上的支架与作升降移动的升降模块相互连接,使显示器支撑架的升降模块可受该滚珠滑轨导引而沿着一直线路径往复滚动位移。
但现有技术的滚珠滑轨的移动件其断面近似为开口状的U形构造,也即与两列滚珠分别相接触并提供滚珠导引槽的板体分居在U形中的两侧而相距一定距离,因此受限于此构造因素,其垂直于U形开口方向的尺寸(通常也称为滑轨的厚度)相对大,限制了显示器支撑架的设计范围。
然而,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越来越多产品追求越来越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滚珠滑轨使用用途受到一定限制,无法适用于薄型支架结构的显示器支撑架产品。故如何藉由现有结构进行滑轨厚度减少的改良,使现有的滚珠滑轨可被运用于具有薄型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及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滚珠滑轨较厚的缺陷从而造成支架厚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薄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超薄滑轨以及升降座;
所述超薄滑轨包括:滑轨本体、内滑轨以及滚珠保持器;
所述滑轨本体包括长条形板体;板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长条形的引导槽;
所述滑轨本体在两个所述引导槽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滑槽;
所述内滑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内滑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板状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伸入所述引导槽内;
所述引导槽包括:靠近所述板体长侧边缘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
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上滚珠;
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设置有下滚珠;
所述滚珠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用于上滚珠和下滚珠的限位;
所述滑轨本体竖立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升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滑轨上,用于连接显示器;
内滑轨与所述滑轨本体之间设置有定力弹簧,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滑轨向上移动,从而为显示器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支架在所述滑槽的开口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滑槽的盖板,盖板在内滑轨的滑动轨迹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由滑轨本体直接替代传统的立柱结构,由此使得支架在厚度方向可以做的非常薄,进而满足现代显示屏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滑轨本体外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中空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超薄滑轨和定力弹簧设置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不设置凹槽,即为平面状。
通过将第一内侧面设置为平面状,改变了传统的凹槽设置,从而使得滑轨本体在安装显示器的一侧为平滑的平面,从而可以将该滑轨本体直接作为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立柱使用,显示器的升降座直接设置在内滑轨上,从而使得支撑装置更加轻薄,满足了显示器轻薄化发展的需要。
当然,所述第一内侧面在与所述上滚珠接触部位也可以设置有上导向凹槽,上滚珠设置在上导向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滚珠和下滚珠沿所述引导槽或者滑槽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3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