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培养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3032.4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彭跃;李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培养室。
背景技术
体外最大程度研究与模拟组织与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病理条件下的生存环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包括干细胞培养与分化、细胞缺氧/高压高氧、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肿瘤的治疗、病毒分离培养、组织培养与细胞的3D培养、体外扶着生殖等的关键前提,控制组织或细胞在体外环境中的气体组分与含量、气压式是其中重要的参数。然而目前缺乏相应的控制设备,现有培养组织或细胞的缺氧小室只能提供缺氧和富氧环境,而且其采用的是进气管与出气管安装在同侧进出,通入纯氮气、纯二氧化碳等气体来排出室内的空气成分,但是排除速度慢、不彻底,会影响细胞的培养,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研究需要,最终影响实验结论。而且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取样观察,要实现在密闭的培养室取出细胞样品困难,室内气体环境容易与外界空气发生交换,影响细胞培育的纯气体条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室,能排尽培养室内的空气,营造单一气体的环境,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细胞培养室,包括室体、室门、封闭推送仓、器皿架、橡胶夹槽、薄膜、第一排气仓、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仓、第二排气管、进气管、出气管、滑动隔板、器皿架槽、销柄槽和卡销;
所述室体上方设置有室门,室体内部对角面上设置有的橡胶夹槽,橡胶夹槽内固定夹有薄膜,薄膜将室体内部分为出气仓和纯气仓,出气仓夹角处连接着第一排气仓,第一排气仓连接着第一排气管,纯气仓夹角处连接着第二排气仓,第二排气仓连接着第二排气管,所述纯气仓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室体靠近纯气仓的一侧设置有封闭推送仓,封闭推送仓通过滑动隔板与室体分隔,靠近封闭推送仓一侧的纯气仓壁上销连接着器皿架,所述室体靠近销连接着器皿架的一侧外设置有销柄槽,销柄槽一侧内滑动设置有卡销;
所述器皿架包括器皿架销、固定架杆、铰接杆、销柄、限位块、销轴、限位板和铰接座,所述器皿架销设置在室体内壁上,皿架销上设置有两根以上的固定架杆,固定架杆末端设置有铰接槽,铰接槽内部下端固定设置有铰接槽限位板,铰接槽内部设置有销轴,销轴与铰接座铰接,铰接座固定连接着铰接杆,铰接杆末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器皿架销两端固定设置有销柄,销柄处于室体上的销柄槽内;
所述室体内部底面设置有器皿架槽,器皿架槽为半圆弧槽,其半圆直径和铰接杆的直径相同;
所述封闭推送仓包括器皿推进腔、器皿入口、滑槽、器皿入口挡板、托柱、上层托板、推送器和下层托板,所述器皿推进腔连通着室体内部,可被滑动隔板分隔,器皿推进腔分为上层腔和下层腔,上层腔内设置有两根托柱,托柱直径与固定架杆和铰接杆的直径相同,托柱与水平的固定架杆和铰接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下层腔内设置有半圆槽,半圆槽的直径等于器皿架槽的半圆直径,半圆槽与器皿架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托柱上可托住上层托板,半圆槽上可放置有下层托板,对应每组托柱或半圆槽的封闭推送仓仓壁内设置有一组推送器。
进一步,所述室门与室体接触处设置有密封胶圈,室门上设置有透明视窗。
进一步,所述封闭推送仓下端设置有进气口,封闭推送仓上端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开关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仓和第二排气仓的垂直截面的面积随着与室体距离增大而递减。这样能使薄膜充分附于出气仓和纯气仓内气体的仓壁上,充分排尽出气仓和纯气仓内气体。
进一步,所述推送器包括直角推块、外螺纹接头和推杆,所述推块固定连接着外螺纹接头,推杆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推杆的内螺纹可与外螺纹接头螺纹配合。进行推送之前,可以取下推送推杆,减少培养室占地面积。
进一步,所述上层托板包括上板层和托板半圆槽,所述上板层下端两侧内设置有托板半圆槽。
进一步,所述下层托板包括下板层和托板半圆柱,所述下板层下端两侧设置有托板半圆柱。
进一步,所述上层托板和下层托板上设置有器皿放置槽。
进一步,所述室体内的纯气仓仓壁上设置有医用硅胶层,医用硅胶层上设置有十字孔。
进一步,所述医用硅胶层的十字孔内可插入取样器,所述取样器包括玻璃外管、外管取样孔、玻璃内棒、取样腔和取样腔孔,玻璃外管下端设置有外管取样孔,玻璃外管内设置有玻璃内棒,玻璃内棒下端设置有取样腔,取样腔上设置有取样腔孔,玻璃内棒插入玻璃外管内,外管取样孔和取样腔孔处于同一圆周上,外管取样孔和取样腔孔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3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高能效的功率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