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风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1957.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万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11/04 | 分类号: | F23M11/04;F25D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汽锅 炉火 监测器 风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保护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出厂设定使用温度,一般都要求不高于80℃,但是随着技术工艺的发展,部分油田注汽锅炉燃烧器的进风温度需要设置在100℃以上,这使得安装在燃烧器内部的火焰监测器,其工作温度也在100℃以上,从而造成火焰监测器温度超标并烧毁,导致锅炉停炉事故;同时,火焰监测器的价格较高,采购周期较长,一旦损坏将会对油田生产造成的影响较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风冷装置,使火焰监测器的使用温度控制在80℃以内,满足其使用要求温度,达到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和满足油田生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风冷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火焰监测器工作温度超标引起的烧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田注汽锅炉火焰监测器的风冷装置包括外壳、冷却管,冷却管的左侧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冷却管的右侧设置在外壳的外部,冷却管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在冷却管的内部设置有火焰监测器,火焰监测器包括探头与电缆,在靠近冷却管左侧端面的冷却管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夹块,冷却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为瓶盖状结构,探头通过夹块套装在冷却管内,探头与外壳的内壁之间也设置有空隙,探头的右端与电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缆的另一端穿过顶盖右侧端面上的中心孔,在靠近冷却管右侧端面的下侧外壁上设置有与冷却管内壁相通的空气入口管,外壳的右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右侧的冷却管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相对应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的第一紧固螺栓上套装有垫环。
上述冷却管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与冷却管左侧端面连通的开口,开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开口两侧的冷却管外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耳板,对应的耳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连接。
上述夹块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布在冷却管左端的内壁上。
上述外壳与冷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腐涂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在火焰监测器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冷却管与外壳,使火焰监测器、冷却管、外壳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空隙通道,利用与冷却管内部连通的空气入口管,将外界的冷空气引入到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空隙通道里,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换热,降低了火焰监测器的自身温度,进而满足了其工作温度的要求,有效避免了火焰监测器由于工作温度较高而烧毁的问题,进而保证了锅炉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冷却管的轴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冷却管左侧开口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壳,2为冷却管,3为探头,4为电缆,5为夹块,6为顶盖,7为空气入口管,8为第一法兰,9为第二法兰,10为第一紧固螺栓,11为垫环,12为开口,13为第二紧固螺栓,14为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1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