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1569.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心血管病人的积水部位进行引流操作时,往往进行积水排除 手术,或者需要服用相关治疗和抑制的药物,这种对心血管病人的积水部位的解决方式存 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一,通过服用相关药物的处理方式来对积水位置进行舒缓控制,容易 伤害心血管病人的胃脏,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二,进行积水 排除手术,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 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对积水部位进行引流操作时能快速有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科学实用的心血管内科引流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包括瓶体、引流管、排液管、负压吸囊和橡皮囊,所述瓶体上设有瓶嘴,引流管位于瓶嘴上并延伸至瓶体内,所述瓶体位于瓶嘴一侧设有加压管,加压管延伸至瓶体内,所述加压管上设有负压吸囊,负压吸囊上设有单向吸气阀,所述瓶体底部一侧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橡皮囊,排液管端部设有盖帽。
进一步,所述瓶嘴上设有防护盖,引流管穿过瓶嘴上的防护盖延伸至瓶体内。
进一步,所述加压管的外部轮廓为L型。
进一步,所述排液管的外部轮廓为Z型,橡皮囊位于排液管中间部位。
进一步,所述瓶体为透明塑料瓶,瓶体上设有刻度值。
进一步,所述瓶嘴内设有防滑垫圈,防滑垫圈套在引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负压吸囊对瓶体内加压,加快引流管的引流速度,排液管便于对瓶体内的积液进行排出,给医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瓶嘴,3引流管,4防护盖,5加压管,6负压吸囊,7排液管,8橡皮囊,9刻度值,10单向吸气阀,11盖帽,12防滑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包括瓶体1、引流管3、排液管7、负压吸囊6和橡皮囊8,所述瓶体1上设有瓶嘴2,引流管3位于瓶嘴2上并延伸至瓶体1内,所述瓶体1位于瓶嘴2一侧设有加压管5,加压管5延伸至瓶体1内,所述加压管5上设有负压吸囊6,负压吸囊6上设有单向吸气阀10,所述瓶体1底部一侧设有排液管7,排液管7上设有橡皮囊8,排液管7端部设有盖帽11。
进一步,所述瓶嘴2上设有防护盖4,引流管3穿过瓶嘴2上的防护盖4延伸至瓶体1内。
进一步,所述加压管5的外部轮廓为L型。
进一步,所述排液管7的外部轮廓为Z型,橡皮囊8位于排液管7中间部位。
进一步,所述瓶体1为透明塑料瓶,瓶体1上设有刻度值9。
进一步,所述瓶嘴2内设有防滑垫圈12,防滑垫圈12套在引流管3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辉,未经李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1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烹调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