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597.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水;陈洪波;甄利鹏;贾哲远;刘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31/06;C23C2/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煤气 放散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属于煤气放散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冶金企业,煤气管路系统都会安装有放散管路,目的是把管道内含有不利于燃烧的低热值煤气放散到大气中,或者是当管路和燃烧系统中压力过高时,通过放散一部分煤气以保持管路和燃烧系统的压力。
冶金企业冷轧厂热镀锌线后处理塔燃烧系统主要是对后续无铬钝化要求的板带进行加热烘干,整个燃烧系统采用的是煤气直燃加热方式,由于所供煤气热值不稳定,导致燃烧系统内的烧嘴经常性熄灭;在对烧嘴恢复燃烧的过程中,由于煤气管路中积存大量的低热值煤气,必须将其放散到大气中,才能重新点燃烧嘴,而煤气管路的放散点一般选择在接近总煤气管路TOP位置,使得煤气管路放散点与终端烧嘴燃烧系统之间存在较长距离的煤气管道,现场安装用于控制燃烧的煤气管段却高于安装有放散管路的煤气管段,当对整个管路内的煤气放散时,用于控制燃烧的管道中的煤气无法经初始放散点完全放散掉,只能通过每次烧嘴点火时的用量逐步消耗,整个过程需要点火约7-8次,且每次点火以及系统吹扫需三分钟左右,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热值状况良好的煤气才能到达终端后处理塔烧嘴,而在此过程中,临近总煤气管路TOP处的放散管路却要一直持续放散,造成大量煤气的浪费,同时整个后处理塔燃烧系统长时间得不到恢复,最终将导致生产线停车事故。现有的后处理塔煤气放散管路上安装的阀门为手动式,这就要求在现场需人为开关阀门控制煤气管路放散,无形中增加了整个放散过程处理时间,同时现场人为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可加快低热值煤气放散速度,减少因煤气热值低导致烧嘴熄灭的恢复时间,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减少煤气放散总量,保证正常生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包括煤气管道、初始放散管路、放散管路和电磁阀;所述煤气管道包括顺序连接的管段Ⅰ、管段Ⅱ和管段Ⅲ,管段Ⅲ的末端与燃烧室连接,初始放散管路一端与管段Ⅰ连接,放散管路两端分别与管段Ⅲ和初始放散管路连接,放散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进行数据通讯。
上述的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所述煤气管道的管段Ⅲ上安装有2个控制阀门,放散管路与管段Ⅲ连接端位于2个控制阀门之间;所述电磁阀两侧的放散管路上安装有2个闸阀;所述初始放散管路上安装有初始放散阀,放散管路与初始放散管路的连接端位于初始放散阀之上。
上述的一种方便煤气放散的管路系统,它还包括与放散管路并联连接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安装有旁通阀。
本实用新型煤气管道的管段Ⅲ上的2个控制阀门用于调节煤气相关参数保证燃烧室中煤气的正常燃烧;电磁阀两侧的2个闸阀主要用于电磁阀的更换及维护;旁通管路为备用管路,当放散管路上的电磁阀出现故障时,可手动开启旁通管路上的旁通阀进行煤气放散;初始放散阀用于控制初始放散管路中煤气的放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煤气经煤气管道的管段Ⅰ、管段Ⅱ和管段Ⅲ进入燃烧室正常燃烧实现对板带的加热烘干;当煤气管道中含有低热值煤气导致燃烧室内的烧嘴熄灭时,操作工在操控室HMI界面上可直接打开安装在放散管路上的电磁阀,由于闸阀正常工作时为常开状态,所以煤气管道中的低热值煤气便通过放散管路直接放散到大气中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放散管路的煤气放散点选择在接近燃烧室的管段Ⅲ上,可使煤气管道中的低热值煤气经放散管路快速放散掉,缩短热值状况良好的煤气进入燃烧室的时间,从而减少了煤气放散总量和烧嘴恢复燃烧的时间,保证正常生产;电磁阀与操作室的PLC控制系统连接可自动控制煤气的放散,消除了人工操作效率低下的弊端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初始放散管路1、放散管路2、电磁阀3、管段Ⅰ4、管段Ⅱ5、管段Ⅲ6、燃烧室7、PLC控制系统8、控制阀门9、闸阀10、初始放散阀11、旁通管路12、旁通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