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经腹或经阴道的盆腔包块穿刺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10526.7 申请日: 2017-01-05
公开(公告)号: CN206836940U 公开(公告)日: 2018-01-05
发明(设计)人: 胡颖;刘琦;许良智;林卫;袁东智;喻琳麟;乔林;谯小勇;聂颖;马亚仙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A61B10/02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代理人: 苏丹
地址: 610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阴道 盆腔 穿刺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经腹或经阴道的盆腔包块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盆腔良性囊肿(主要指开腹手术后盆腔炎性包裹积液、输卵管积水等情况)是妇产科门诊常见手术之一。妇产科门诊中,针对既往有两次或两次以上开腹手术史,复查发现盆腔炎性包裹积液(包块≥5cm)的情况,因考虑盆腔粘连严重,再次手术损伤邻近组织器官、肠穿孔、肠梗阻、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又复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故建议患者门诊行盆腔包块穿刺术。同时,针对无生育要求因盆腔慢性炎症输卵管反复积水的患者,可选择此种治疗方式。传统的手术操作步骤是:在B超的监测下,术者手持穿刺针经阴道或经腹从定位点进行穿刺,对良性包块的内容物进行吸引,术后将穿刺液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目前尚无针对妇产科门诊手术的特定的穿刺器械组合,常规方法是在手术中用20ml的空针反复抽吸或将穿刺针和吸引管做简单的拼接,术中需要术者持续握住连接部,且当B超定位有偏差或者术者操作力度较强,钢针有可能刺破囊壁从而损伤肠道等邻近组织器官,或者囊液(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外渗入盆腔,可能诱发急腹症或者刺激盆腔的进一步粘连。

现有的相关专利有申请号为CN201510658910.3,申请日为2015.09.30,名称为“一种宫外孕包块冲击穿刺装置”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宫外孕包块冲击穿刺装置,本发明涉及超声引导下宫外孕包块穿刺针进针方式控制装置,由穿刺针、推进速度调节螺杆、基管、推进弹簧、位移调节螺母、锁止弹簧、锁止块组成;上述专利虽然设置了多个调节装置,但是结构复杂,操作时对术者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传统的手术器械仅是现有器械的简单组装,难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且对手术者操作和B超医生的术中定位要求较高,假如出现并发症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观察时间,从而影响了日间/门诊手术的周转率和门诊手术的收益,同时还造成了卫生资源的相对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提出一种针对女性盆腔非感染性良性包块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降低人工成本的新型经腹或经阴道的盆腔包块穿刺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经腹或经阴道的盆腔包块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连接针筒和穿刺针,所述吸引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负压吸引器和连接针筒,所述连接针筒一端连接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外部套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连接针筒的端部连接。连接针筒的结构类似于5ml注射空针的针筒,拔掉活塞,导管与连接针筒的直径匹配,直接嵌套在连接针筒的内部。

所述穿刺针的尖端部分外露于导管的前端。导管的一端套接在穿刺针上,另一端嵌套在连接针筒的内部,套接在穿刺针上的导管一端要比穿刺针的尖端部分短,这样才能使穿刺针的尖端露出来。

所述连接针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抽吸的活塞。当连接针筒内配上活塞时,可以进行活检,先让活塞在连接针筒内做抽吸动作,完成抽吸后,再将活塞拔掉,插入吸引管将抽吸的对象引流出来。

所述连接针筒上设置有刻度。

所述负压吸引器连接有回收瓶。

所述导管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所述穿刺针为常规斜面穿刺针或尖端锐利穿刺针。

所述穿刺针为长针或短针,长针的长度为25cm-35cm,短针的长度为8cm-15cm。

所述穿刺针为粗针或细针,粗针直径为1.5mm~2mm,细针直径为0.55mm~1.5mm。

装置有两种手术途径,经腹和经阴道,针对穿刺部位的不同,经腹则采用尖端为三角形的针形,利于经腹壁穿刺,经阴道则采用传统的斜面尖端针形,针管外嵌合类似于留置针的生物相容性的导管,利于钢针的抽出和残余囊液的全面抽吸;

穿刺针根据盆腔囊肿的位置设计了长针和短针,以利于手术操作时达到既定的部位;

穿刺针又分为粗针和细针,细针用于穿刺盆腔包块囊液较清亮的情况,也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34,LH>10mIU/ml,游离睾酮高者以及氯米芬和常规促排卵治疗无效者)双侧卵巢打孔术,也可用于临床和科研上的卵泡液的抽吸;粗针用于当细针穿刺发现囊液粘稠者即可改用粗针,同时可以用作卵巢组织的病理活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