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343.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A47B27/00 | 分类号: | A47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建筑制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架,具体为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属于建筑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建筑、高速公路、桥梁等施工工程和数量与日俱增,建筑设计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设计人员往往根据工作需求需要进行出差,普通的设计用图板架过大,不易携带,且部分设计人员根据工作需求需要去工地进行实地勘察,普通的设计用图板架过大难以携带至工地,需要紧急作图时只能靠设计人员记忆下,回去再进行制图,这样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且长时间过后导致记忆模糊,使得设计人员制图更加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同时,现有高校教室资源紧张,建筑学专业教室由于制图桌体量大、不易搬放的限制,致使教室空间可利用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可以有效解决实地应用中普通设计用图板架体积过大难以携带,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的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包括主体、框架、手把、铰链、垫板、置物槽、凸起、凹槽口、卡扣、卡环、支架槽、支架和转轴,所述主体之间通过其端部固定的铰链活动连接,且所述主体一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主体内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端部设有凸起,且所述垫板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框架内壁的凹槽口滑动连接,所述垫板底侧所述主体内设有置物槽,所述主体另一端表面嵌有支架槽,且所述支架槽内通过转轴与支架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手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侧壁一端设有卡扣,且所述主体侧壁另一端设有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数量为2个,且所述支架为X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把处于所述垫板底侧的所述主体端部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在工作人员出差时易于携带,且在建筑工地进行实地勘察需要作图时,可直接取出装置进行工作,十分方便,主体内的垫板为作图提供了平整面板,拉开垫板,可在置物槽内取出多种所需辅助作图器材,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完后可折叠通过手把进行手提,不仅易于携带,也十分美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同时,建筑制图板架采用可折叠式设计,方便摆放,使教室空间可利用程度大大提高;为了优化建筑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的端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的折叠后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的支架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框架;3、手把;4、铰链;5、垫板;6、置物槽;7、凸起;8、凹槽口;9、卡扣;10、卡环;11、支架槽;12、支架;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建筑制图板架,包括主体1、框架2、手把3、铰链4、垫板5、置物槽6、凸起7、凹槽口8、卡扣9、卡环10、支架槽11、支架12和转轴13,主体1之间通过其端部固定的铰链4活动连接,且主体1一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框架2,主体内设有垫板5,垫板5端部设有凸起7,且垫板5通过凸起7与框架2内壁的凹槽口8滑动连接,垫板5底侧的主体1内设有置物槽6,主体1另一端表面嵌有支架槽11,且支架槽11内通过转轴13与支架12活动连接。
主体1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手把3,使用结束后,可通过铰链4对装置进行收纳,通过手把3可对装置进行手提,不仅易于携带,也十分美观。
主体1侧壁一端设有卡扣9,且主体1侧壁另一端设有卡环10,在对装置进行折叠后,可通过卡扣9和卡环10对装置进行紧固,避免装置再次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棋桌
- 下一篇:一种左右移动摇摆大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