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9641.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坠落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为目前一般大楼中上、下楼层最普遍且方便之垂直升降工具,然而当电梯带来上、下楼层之便利时,使用电梯所发生之各种灾害事故意外也经常传出。
除一般电梯门体夹伤人之意外,最严重的莫过于乘场之门体损坏,或乘客不慎撞开或推开乘场之门体,使乘客由电梯井坠落,由于电梯井皆具有一定之深度(用以设置机具或作为工作空间),不论乘客由哪一楼层坠落,坠落后多半已受重伤或呈现昏迷状态,更严重的甚至已死亡,进而导致有呼救困难或是无法呼救之情形发生,使得严重之意外无法避免。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防坠落 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包括:
若干支架,系用以设置于该电梯井底部,支架顶端系设有一滑轮;
若干止挡柱,系分别设于支架一侧;
一防护网,系设于支架之间且对应止挡柱,而该防护网系具有分别与滑轮活动结合之若干绳体;
若干配重块,系分别设于支架中且与绳体结合;以及
至少一激活开关,系设于至少一止挡柱。
所述防护网系包括有一框架、及设于框架中之一网体,而绳体系设于该框架之各顶角。
该防护网与该电梯井之璧面间系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导引单元。
该导引单元系包括有设于该防护网一侧之一滑槽、及设于电梯井璧面且与滑槽活动对接之一导轨。
该导引单元系包括有设于该防护网一侧之一导轨、及设 于电梯井璧面且与滑槽活动对接之一滑槽。
该激活开关系连接有一蜂鸣器及一讯息传输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可于乘客不慎由电梯井坠落时,由防护网加以承接并向下位移,而利用滑轮、绳体及配重块之配合缓冲坠落时之冲击力,使乘客不至坠落置地面,且于防护网向下位移时触发激活开关并发出警示,而达到有效作为安全防护以及实时呼救之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之组装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之组装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梯井防坠落安全装置,其至少系由若干支架1、若干止挡柱2、一防护网3、若干配重块4以及至少一激活开关5所构成。
上述所提该等支架1顶端系设有一滑轮11。
该等止挡柱2系分别设于该等支架1一侧。
该防护网3系设于该等支架1之间且对应该等止挡柱2,而该防护网3系具有分别与该等滑轮11活动结合之多数绳体31,该防护网3系包括有一框架32、及设于框架32中之一网体33,而该等绳体31系设于该框架32之各顶角,且该防护网3系进一步设置有至少一导引单元34,其中该导引单元34系包括有设于该框架32一侧之一滑槽341、及与滑槽341活动对接之一导轨342。
该等配重块4系分别设于该等支架11中且与该等绳体31结合。
该激活开关5系设于至少一止挡柱2,而该激活开关5系连接有一蜂鸣器51及一讯息传输单元52。
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系将该等支架1设置于该电梯井6底部,且将该等止挡柱2分别设于该等支架1之一侧,并将该导引单元34之滑槽341设置于该框架32之一侧,而 导轨342则设于电梯井6之璧面(另亦可将该滑槽341设于框架32,而该导轨342设于电梯井6之璧面),并将该蜂鸣器51与讯息传输单元52连接并设置于电梯之电控箱(图未示);然,前述支架1、止挡柱2、绳体31、导引单元34、配重块4及激活开关5之数量系依实际运用之需求进行增减,并不以本实施例图式中之数量为限。
当正常状态下,电梯之车箱下降至电梯井6底部,而下压防护网3时,该防护网3之框架32会与该等止挡柱2顶端保持一适当之距离,而不会触动该激活开关(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樱花电梯(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9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