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及包括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9213.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钟露;房智弘;瞿喆文;沈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周心志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柱饰板吸能 结构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并进一步涉及包括这种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安全法规和要求的日渐严格,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的设计对乘员安全保护的作用也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FMVSS 201U中内饰对头部的碰撞保护要求。这种吸能结构的设计不仅不能影响安全带高度调节机构的正常滑动和安装,同时也要能有足够的强度和吸能能力来应对朝向车外的载荷,以便能够更好的吸收头部撞击的能量,降低头部的伤害程度。
图1显示了现有的常见的B柱饰板吸能结构的设计。
图1中的B柱饰板包括基板1'和加强筋2',这种加强筋的设计通常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饰板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安装和成型的要求,这种加强筋不能设计的太厚和太高,而且需要大量使用这种加强筋其作用才会体现。当B柱受到来自车内方向的载荷(如乘员头部撞击)而需要其提供支撑和吸能时,这种加强筋的作用明显不足。
由于受到成型和装配工艺的影响,加强筋2'不能设计的过高,因此与B柱钣金之间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当受到朝向车外方向载荷时,加强筋2'无法及时有效地将碰撞载荷传递到车身上,因而要求B柱饰板基板1'具有较强的吸能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安装和吸能要求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这种结构的汽车。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其中,所述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包括装在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板上的空腔吸能结构和装在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动导轨上的支撑结构,所述空腔吸能结构的顶部以能够允许调节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方式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相对应,并且汽车B柱内的钣金凸出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相对应。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钣金凸出面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空腔吸能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弧形凹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第二凹槽为方形凹槽。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空腔吸能结构包含上立面、顶部支撑面、下立面及侧支撑面,所述侧支撑面的下端通过加强筋与所述滑板连接。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上立面和所述下立面均具有三角形切口,并且所述三角形切口为上小下大的形状。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上立面和所述下立面的根部分别与所述滑板连接的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相应的所述上立面和所述下立面的上部处的厚度。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侧支撑面呈弧形。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中,所述支撑结构由交叉成型的纵向平面和横向加强筋组成。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的一种B柱饰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在车身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板上的空腔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空腔吸能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动导轨上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滑动导轨的导轨延伸结构的右下示意图;以及
图7是图2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在车身上的安装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B柱饰板吸能结构在车身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具体地,该图中示出了汽车B柱饰板及装在其上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板2、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滑动导轨4。可以了解,汽车乘员能够通过该安全带高度调节器使得滑板2与滑动导轨4相对滑移来调节安全带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9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