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开关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9115.6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2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开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二次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开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配电网电缆化改造的深入开展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充气柜因其强大的性能优势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同时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提高,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配电网使用的充气柜均要求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或者预留配电自动化接口,这就要求充气柜必须具备电动操作功能。目前,配网开关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应用在沿海地区潮湿凝露现象很严重,传统的开关控制器大多采用接触器或者裸露继电器线路板的控制方式,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经过多次开断电流后,触点受损容易粘接,且接触器和继电器的触点开距很小,在潮湿地区,容易引起触点短接,进而引起开关的误分、误合,导致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威胁人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采用无触点开断负载、密封性能好、具有电机保护和合、分闸线圈延时保护功能的智能开关控制装置,用于防止开关柜的危险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压转换模块、信号输入转换模块、逻辑运算处理器、电流采样电路、第一MOS管模块、第二MOS管模块以及MOS功率驱动电路;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并分别供电给信号输入转换模块以及逻辑运算处理器,所述信号输入转换模块与逻辑运算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逻辑运算处理器分别与第一MOS管模块以及MOS功率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模块与第二MOS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所述MOS功率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及第三MOS管电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模块通过电流采样电路将信号反馈给逻辑运算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源过滤及防止反接电路以及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电源过滤及防止反接电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电源过滤及防止反接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转换模块、逻辑运算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合位指示灯、分位指示灯、故障指示灯以及复位按钮,所述合位指示灯、分位指示灯、故障指示灯以及复位按钮分别与逻辑运算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为全密封结构铝合金壳,所述第一MOS管模块、第二MOS管模块以及MOS功率驱动电路通过灌胶处理密封在铝合金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插拔式接线端子,所述插拔式接线端子与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无触点MOS管开断负载解决了传统继电器和接触器触点粘接问题,并且具备了对电机和合分闸线圈的故障保护,杜绝因机构不顺畅而导致电机和线圈烧毁的问题,减少开关设备的维护成本;采用印刷电路板,省去了许多二次接线,不仅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可靠性;采用罐注环氧树脂的密封技术,使电气控制装置具备了抗凝露、防腐蚀等性能,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采用插拔式接线端子,不仅接线简单,而且安装、更换非常方便;同时整套可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生产,有利于产品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使产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对提高免维护的充气柜的可靠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可保证配电自动化的可靠实施,大大提高了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壳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路控制模块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
11、合位指示灯;
12、分位指示灯;
13、故障指示灯;
14、复位按钮;
15、插拔式接线端子;
20、电压转换模块;
201、电源过滤及防止反接电路;
202、电压转换电路;
21、信号输入转换模块;
22、逻辑运算处理器;
23、电流采样电路;
24、第一MOS管模块;
25、第二MOS管模块;
251、第一MOS管;
252、第二MOS管;
253、第三MOS管;
26、MOS功率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9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GPS卫星跟踪定位监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