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高空无损安装平开窗新风机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701.9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明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高空 无损 安装 开窗 风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化通风排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在高层建筑中无损安装平开窗新风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产业的迅猛发展,户外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无论是建筑排烟还是粉尘、雾霾等,人们都只能通过关闭门窗来阻止坏空气的入侵,而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不透气,人们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而自然地新鲜空气才是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虽然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窗户的新风系统,总体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在玻璃上开孔引出管道,在室内摆放新风系统,不仅占地方还不美观;另一种但是都是通过在玻璃上开洞来安装新风设备,不仅操作繁琐,还破坏了窗户的美观,不便于更换滤网等,即使在外界空气好的情况下也无法正常的平开窗户,尤其现在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果在玻璃上开孔这类的操作会很危险,所以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结构、无损安装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高空无损安装平开窗新风机的结构,在高空建筑中,通过不破坏原有平开窗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螺丝组件装配安装新风机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高空无损安装平开窗新风机的结构,包括主箱体、铝面板、铝装饰盖、风机、负离子发生器、PTC发热丝、PCBA板集成屏、顶壳、底壳、高效网、初效网、螺丝收紧组件、电源插头、连接件、新平开窗;
铝面板上下端及左侧和新平开窗的上下端及右侧均通过螺丝收紧组件与原平开窗的外边框相互连接固定;
铝面板中部开有若干个用于出风的出风口;
主箱体上端为凸型结构,用于和铝装饰盖连接固定;
主箱体与铝装饰盖两侧边沿留有压线槽,用于和铝面板板体上的两条的压线条相扣;
主箱体背部为格栅结构的进气口,右侧留有用于更换高效网和初效网的方形更换口;
所述新平开窗包括有边框、透明亚加力板、把手、铰链;
所述铝面板通过上下两个连接件与新平开窗的边框相连接。
进一步的,PCBA板集成屏为PCBA板和显示屏通过焊接集成为一体的结构。
进一步的,电源插头为品字型的电源插头。
进一步的,螺丝收紧组件包括螺丝、螺母及垫片组成。
进一步的,铝面板上下两端及左侧各开有与螺丝收紧组件相匹配的螺丝孔。
进一步的,铝面板下方各开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槽口和展示显示屏的槽口。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侧边有侧抽式更换过滤网的结构的更换口,里面有初效网与高效组合网。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组合网由冷触媒过滤、活性炭过滤、高效过滤器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主箱体上部分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和PTC发热丝,通过隔板往下安装有风机;主箱体中部靠进气口方向安装有初效网,初效网上方安装有高效网;主箱体下部左侧安装有电源插头,右侧安装有PCBA板集成屏;主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密封的顶壳和底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解决传统人机互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益处:1、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便于高层建筑安装;2、便于用户操作,更换滤网方便;3、集成一体化,占用空间小,可以在不破坏原有平开窗的基础上装配使用;4、用户可根据平开窗风格及宽度,自由确定窗式新风系统的长短,无需打开门窗即可获得健康的生活空气。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安装完成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安装完成示意图。
附图标号
1、主箱体;2、铝面板;3、铝装饰盖;4、风机;5、负离子发生器;6、PTC发热丝;7、PCBA板集成屏;8、顶壳;9、底壳;10、高效组合网;11、初效网;12、螺丝收紧组件;13、电源插头;14、进气口;15、出气口;16、螺丝孔;17、隔板;18、槽齿;19、压线槽;20、压线条;21、垫片;22、原平开窗外边框;23、更换口;24、新平开窗;25、边框;26、透明亚加力板;27、把手;28、铰链;2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明,未经朱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