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站及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413.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88 | 分类号: | H04B1/3888;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1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无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站及无人船。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基站一般都是作为无线信号的中继、放大、转发的装置,由于水下电磁信号衰减的比较快,在水下不能传输无线信号。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水下潜水器,它是一种可以在水下代替人完成某种任务的装置,在外形上更像一艘微小型潜艇,水下机器人的自身形态是依据水下工作要求来设计的,水下机器人是将人工智能、探测识别信息融合、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技术集中应用于同一水下载体上,在没有人工控制,或者人工进行半自动控制下,完成地质、地形等的探测。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无人船通过线缆发来的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并且将水上控制端发来的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无人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站及无人船,能够将无人船通过线缆发来的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并且将水上控制端发来的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通过线缆发送给无人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中央控制板和外壳,所述中央控制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盖和下盖,在所述外壳上设有便携装置。
优选地,所述便携装置包括,可拆卸的保护套、和/或夹持件,所述保护套全套设或部分套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夹持件一端与外壳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上盖和下盖相接处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上设有防滑纹路或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下盖相接处形成U型外围,所述柔性套设置在U型外围上,在U型外围上设有能将所述柔性套的一端固定或拆卸的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或下盖上设有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柔性套的一端固定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基站从外壳一端的开口处延伸出线缆,通过线缆与无人船相连,在所述开口处还设有能保护线缆的护线套。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板包括,电源板和电力载波板,电源板与电力载波板电连接,所述线缆与电源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力载波板上远离线缆一侧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为下列至少之一:
以太网口、耳机传输口、USB接口、电源接口。
优选地,所述电力载波板上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上装有灯组件,所述上盖与灯组件相应处设有开口,所述上盖的开口处设有能将开口盖住的灯光盖,所述灯光盖由透明材质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无人船,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和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与基站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无线信号在水下衰减的很快,因此无人船需要利用线缆与基站进行有线的数据传输,然后基站再与控制终端进行无线的数据传输。
为了便于用户携带,在外壳上设置相应的便携装置,通过便携装置用户可以挂在身上、或者固定在用户身上的某个固定位置上,进而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携带该基站。
在基站的上下盖相接处的外围设有柔性套,用户可以将柔性套的一端卸下来,并固定在外壳的另一个位置上,这样,柔性套与外壳之间就会留有可以让用户的手伸入的空隙,这样用户就可以将基站戴在手腕上,随身携带基站了,另外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将柔性套的一端固定在特定位置上,还可以将基站挂在用户需要的位置上。
该柔性套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保护基站,防止基站收到外界损害。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整柔性套的松紧度,在柔性套的一端设置一个或多个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上设有固定装置能够将柔性套的一端固定住。
可以通过设置在电力载波板一侧的接口将数据有线传输到耳机、手机、遥控器、显示设备等终端设备上,也可以通过该接口为基站进行供电或充电,外围的柔性套还能够对这些接口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当用户想要用该接口的时候就可以将柔性套取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擦式餐具清洗器
- 下一篇:吸管清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