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6232.7 | 申请日: | 201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梅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李琦 |
| 地址: | 4000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楼宇 安全 指示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楼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
背景技术
安全通道是每个高层建筑中都必不可少的建筑结构,在紧急逃生情况下,有指示牌或指示灯引导人员由此通道逃生,每个安全通道都少不了有指示牌。然而,现有的指示牌都多是采用灯光显示指示标识的方式来指引楼内人员离开,这样的指示牌并不能满足智能楼宇的要求,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特别是产生烟雾状态下,不容易看清楚指示牌方向,起到安全引导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功能单一,无法在烟雾状态下起到方向指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包括:箱体,设置于该箱体外表面的显示屏,设置于该箱体外侧的照明灯,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控制器、采集模块、电池模块与报警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照明灯、显示屏与报警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分别连接显示屏、照明灯、控制器、采集模块与报警模块。
优选地,所述采集模块包含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电池模块为可充电的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报警模块为蜂鸣警报装置。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电子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中任意一种。
优选地,还包括通信模块与语音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于控制器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信息。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和有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还包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连接控制器用于播放信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采集模块采集触发信号,根据触发信号亮起显示屏与照明灯,可避免在浓烟状态下无法看清道路与指示方向,还响起报警模块;同时,当发生火灾或事故需要及时通知时,可通过后台服务器将所要传达的语音信息使用语音模块进行播放,达到通告提醒的目的,以提高楼宇、楼道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结构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的实施例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箱体
2显示屏
3照明灯
4控制器
5采集模块
6电池模块
7报警模块
8通信模块
9语音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楼宇安全指示牌结构框图,包括:
箱体1,设置于该箱体1外表面的显示屏2,设置于该箱体1外侧的照明灯3,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控制器4、采集模块5、电池模块6与报警模块7,所述采集模5块连接所述控制器4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照明灯3、显示屏2与报警模块7,所述电池模6块分别连接显示屏2、照明灯、控制器4、采集模块5与报警模块7。
具体地,所述采集模块5包含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采集周围环境温度,所述烟雾传感器为采集火灾中烟雾浓度,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人体而产生红外信号。
具体地,所述电池模块6为可充电的蓄电池,在有外接电源下,通过外接电源转成相应电压提供电源,在断电或无外接电源,通过蓄电池放电提供电源。
具体地,所述报警模块7为蜂鸣警报装置,所述蜂鸣警报装置通过烟雾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进行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