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住院部用药片配药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6102.3 | 申请日: | 201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企(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武清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院部 用药 配药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配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住院部用药片配药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方便患者、服务患者意识的提高,医院的各方面设施逐渐完善,特别是住院部已经采取病症区域划分,甚至分层的住院方式,即将病症基本相同、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楼层进行监控治疗。医院会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时看诊和喂药。每一位住院患者的服用药品均需装在一个专用的配药盒中,如图8所示,医护人员遵医嘱将针对每一位患者的治疗药品装入配药盒中并分发到相应患者手中,配药盒进行统一回收处理,以待下一次使用。
每一个住院区域的患者的基本治疗理念相近,所服药品大体相似,在药量或个别针对性药物上有所差异,现有的配药方式为护士手持配药匙将药盒中的药品盛放入配药盒中,一方面护理人员每天需耗费大量时间用于此种重复性较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中,占用了专业的护理时间,另一方面人工操作会发生药品错放和药量错控的情况,且人工操作无法构建无菌环境,易发生药品污染,住院患者体质较弱,不利于身体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药品污染几率低、配药效率高的住院部用药片配药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住院部用药片配药机器人,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可旋转且可水平移动的用于承载配药盒的载物机构,在载物机构的下方、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驱动载物机构水平移动的由第一电机控制的水平丝杠,在工作台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输送和放置配药盒的配盒机构、用于配置药片的配药机构、用于输送和盖紧配药盖的配盖机构;
所述载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水平丝杠的丝母固定,在第二电机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接的转动盘,在转动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置盒槽,所述多个置盒槽排列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依次设置了配盒机构、配药机构、配盖机构,通过可移动的转动盘依次进行药盒固定、置入药品及盒盖扣合,转动盘上的置盒槽开设有多个,一批次可实现为多位患者配药,整套流程人力消耗少,安全性和正确性高,有效防止药品污染。
优选地:所述配盒机构包括输送机构和下盒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振动上料盘和与之对接的第一直线送料器,在第一直线送料器的尾端设置有簸箕状的第一下料门,所述第一下料门沿轴线分割,形成左侧门和右侧门,所述两侧门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两侧壁铰接,在第一直线送料器的尾端上方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限位板,所述左右侧门和限位板均由气缸控制;
所述下盒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下料门正下方的竖直的储盒筒,所述储盒筒两端敞口、沿储盒筒的竖直侧壁开设有条形孔,在储盒筒的下端设置有由气缸控制的控制门;还包括由第三电机控制的竖直丝杠及压盒板,在压盒板与竖直丝杠的丝母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压盒板设置在第一下料门的正上方,所述压盒板可在储盒筒内竖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配药机构包括配药斗,在配药斗的上方平行的设置有多个储药箱,在储药箱上开设有进料门和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多个储药箱通过各自的出料口与配药斗连通。
优选地:所述配盖机构包括第二振动上料盘和与之对接的第二直线送料器,在第二直线送料器的尾端对接设置有簸箕状的第二下料门,所述第二下料门沿轴线分割,形成左侧门和右侧门,所述两侧门与第二直线送料器的两侧壁铰接,在第二直线送料器的尾端上方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分隔板,在第二下料门的正上方设置有压盖板,所述左右侧门、分隔板、压盖板均由气缸控制。
优选地:在储药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药量显示屏。
优选地:在转动盘的各个置盒槽处设置有姓名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配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配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载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第一下料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配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企(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微企(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