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6014.3 | 申请日: | 201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孔晓丽;王吉校;解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G01M15/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架 试验 用油底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台架试验中,需要对机油温度进行恒温控制,机油外循环系统可实现外部机油的恒温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发动机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来实现恒定温度机油的输入与变温机油输出再恒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解决了台架试验机油恒温及机油液面控制问题,本装置对加工精度及连接件的要求较低,操作简便。该装置是通过在油底壳侧面及底部打孔,完成温度恒定的外循环机油的输入与输出。安装在底部连接管件上的可旋管件可以自由调节其在油底壳内的伸出高度,用以控制油底壳机油液面位置。该装置侧壁打孔及底部打孔要求较低,连接管件与油底壳的连接均为焊接方式,降低了加工与连接难度,装置易实现、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包括油底壳1、进油连接管件2、出油连接管件4及可旋管件3;所述的油底壳1的侧壁及底面上分别开有侧壁孔5和底孔6;所述的侧壁孔5的外侧设置有进油连接管件2;所述的底孔6的外侧设置有出油连接管件4;所述的可旋管件3设置在底孔6内,并且与出油连接管件4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进油连接管件2与油底壳1及出油连接管件4形成一个开放通路,温度恒定的机油在机油外循环系统和油底壳1之间流动。
所述的进油连接管件2及出油连接管件4内部均有螺纹,且与油底壳1均为焊接固定。
所述的可旋管件3外圆面有螺纹。
所述的侧壁孔5的位置要高于机油液面标尺上限。
所述的底孔6避开了开机油泵集滤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具有通用性,易应用。
2、可以保证发动机台架试验用机油恒温。
3、能够精确控制机油液面位置,也可用于研究不同机油液面位置对发动机影响试验,为发动机台架试验提供技术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2、进油连接管件;3、可旋管件;4、出油连接管件;5、侧壁孔;6、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用油底壳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包括油底壳1、进油连接管件2、出油连接管件4及可旋管件3;所述的油底壳1的侧壁及底面上分别开有侧壁孔5和底孔6;
所述的进油连接管件2还接在侧壁孔5的外侧;所述的出油连接管件4焊接在底孔6的外侧;所述的可旋管件3设置在底孔6内,利用自身外螺纹旋于出油连接管件4内。通过焊接在油底壳侧面的进油连接管件2和螺纹连接在油底壳底部出油连接管件4上的旋入管件3实现外循环机油的输入与输出,同时利用旋入管件3的上下自由调节精确控制机油液面位置。
所述的进油连接管件2与油底壳1及出油连接管件4形成一个开放通路,温度恒定的机油在机油外循环系统和油底壳1之间流动。
所述的侧壁孔5的位置要高于机油液面标尺上限。
所述的底孔6设置在除了开机油泵集滤器的下方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汽柴油机,在某汽油机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进油连接管件2焊接在相应的油底壳侧壁孔5上,外循环机油输入管道与进油连接管件2螺纹连接。出油连接管件4焊接在油底壳底孔6上,旋入管件3与出油连接管件4螺纹连接,外循环机油输出管道与旋入管件3螺纹连接。打开机油外循环系统,设定试验要求的恒定机油温度,待外循环机油系统显示输出机油温度恒定时,油底壳内机油实现恒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