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采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5024.5 | 申请日: | 2017-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时祯;孙而杰;杨彦东;张曙振;李仪仟;周建明;阚立岩;王建伟;张维祎;陈东亮;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43/38;E21B4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采气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大多数的天然气藏,在其边界的局部或全部区域,都被地层水(边水、底水,或边、底水共存)所包围;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地层水不断侵入到气层中;近井地带高含水以后,便限制了气体向生产井的流动;生产井出水也将不可避免;井底积水以后,又开始了反渗吸现象(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避免近井地带水淹、以及将井筒内的存水及时排出,是气井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根据井深、出水量、井况、储层等因素,研究发展了多种排水工艺方法,依据其排水原理,大致可归分为两类:借助外力排水类型和借助地层能量举升存水类型。
借助外力排水类型主要包括:(1)机械排水技术(泵抽),例如抽油泵排水、电潜泵排水、涡轮泵排水等、(2)气举排水技术、(3)连续循环注天然气排水技术和(4)井下回注排水技术等。
借助地层能量举升存水类型主要包括:(1)优化管柱、(2)连续油管排水技术(与优化管柱类似)(3)泡沫排水技术(简称泡排)、(4)超声波雾化排水技术和(5)柱塞气举排水技术等。
然而,由于借助外力排水类型的排水工艺方法,需要沉没度,因此会造成井底存水,导致井底存水向近井地带反渗吸,使气体的渗流通道被慢慢水淹,因而气体在近井地带的渗流阻力增大;同时,也降低了井底生产压差。
借助地层能量举升存水类型的排水工艺方法,一方面会造成井底存有积液,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渗吸,使得气体在近井地带的渗流阻力增大;另一方面采气管柱内,气体的流动必须克服水的阻力,会导致气流不畅、生产压差降低,使得采气速度慢。另外,在该类工艺下,依靠气体带水,则井底压力增大,再加上反渗吸,会使得生产压差减小,造成气体流动不畅,使气体产能降低,这样,整个系统的排水能力急剧降低,导致井底存水增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综上所述,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排水采气装置,其局限性是明显的,从而导致气体的采出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采气装置,以便提高气体的采出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采气装置,包括:采气管柱、排水管柱、套管、气液分流装置、引液管和注气装置;
其中,所述采气管柱的上部与所述注气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采气管柱的下部与所述气液分流装置的上部连接;
所述排水管柱与所述采气管柱为同心双管住,所述采气管柱位于所述排水管柱的内部,在所述排水管柱的底部与封隔器之间设置有预设距离,以形成用于排水的缺口;
所述排水管柱、所述气液分流装置和所述引液管位于所述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套管在位于气层部位的井段上设置有射孔;所述套管顶部设有注采口,所述注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注采口连接;
所述气液分流装置的下部与所述引液管的上部连接,所述气液分流装置与所述套管之间通过封隔器形成了密封,以将所述套管的环形空间分隔成第一部空间和第二部分空间;所述第一部分空间用于储存液体,所述第二部分空间用于气体和所述液体的分离以及暂存所述液体;
所述引液管的下部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引液管用于将积液区内的液体导流到所述套管的第一部分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注气装置包括:分离器和压缩机;其中,所述分离器的一端与所述采气管柱的上部连接,所述分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注采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封隔器位于气层顶部以上的预设高度处。
可选地,还包括:补距短管;其中,所述补距短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流装置的下部连接,所述补距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液管的上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补距短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所述气液分流装置的下部连接,所述补距短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头与所述引液管的上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采气管柱的上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注气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采气管柱的下部通过接头与所述气液分流装置的上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注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注采口通过阀门连接。
可选地,所述排水管柱与所述采气管柱为同心双管柱;所述采气管柱位于排水管柱的内部,二者之间构成了排水通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排水采气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5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