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4976.5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伟;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气体 排放 监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燃烧化石燃料、农业和畜牧业、垃圾处理等等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以二氧化碳和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最为显著,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污染排放源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进行实时监测,以达到对温室气体减排、限排的目的。现有温室气体检测仪器大多功能单一,只能够测量单一气体,同时检测精度也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检测精度高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设置为长方体状的空腔结构,在设备壳体的空腔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四个端角通过螺丝固定在设备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设备壳体的两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室气体传感器,温室气体传感器的接线端子电路连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一体式焊接有单片机,单片机的引脚端电性连接在温室气体传感器的接线电路上;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嵌合在设备壳体的前端面,在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开关按钮和调速按钮;所述开关按钮和调速按钮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电路板在与调速按钮连接的电路上串联有引风扇,引风扇悬掉式安装在设备壳体的上端面;所述引风扇的出风口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外部,引风扇的进风口插接在设备壳体的空腔内,并连通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贯通在设备壳体内;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一体式贯通有下监测口,其另一侧一体式贯通有上监测口。
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贯通有通孔,固定块呈长条状一体式连接在设备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引风扇和进气管道均设置有两组,且进气管道的空腔内贯穿有多个分隔叶片。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的上端口与引风扇的进风口连通,进气管道的下端口与设备壳体的底部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下监测口与设备壳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进气管道下端口与设备壳体底部之间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设备,通过在设备壳体上端设置的固定块,可根据特定的监测环境将设备壳体通过固定块悬挂起来,从而对温室气体进行定点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同时,通过下监测口和上监测口将周围环境的温室气体收集在设备壳体的内腔,由温室气体传感器进行定性检测,并将检测数据通过单片机处理在显示屏显示,以供监测人员记录参考;随后启动引风扇,将聚集在设备壳体空腔内的温室气体由进气管道抽出,并可根据检测需要,调节引风扇的转速,从而对温室气体进一步定量分析,其实用性强,对温室气体监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图。
图中:1设备壳体;2电路板;21单片机;3温室气体传感器;4显示屏;5开关按钮;6调速按钮;7引风扇;8进气管道;9下监测口;10上监测口;1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雨后地软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4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蔽尾罩
- 下一篇:射频连接器孔底交调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