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4612.7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7/06 | 分类号: | F23C7/06;F23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燃烧控制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比较常规燃烧技术,其节能效果可高达40~50%。被国际上称为“燃烧技术的革命”。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75113U、申请日为2015年11月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热燃烧装置及具有其的台车炉,所述蓄热燃烧装置包括:蓄热箱、空气蓄热体、燃气蓄热体以及蓄热砖,所述蓄热箱内限定出彼此隔离的空气蓄热腔和燃气蓄热腔,所述空气蓄热腔上形成有空气进口,所述燃气蓄热腔上形成有燃气进口;所述空气蓄热体设在所述空气蓄热腔内;所述燃气蓄热体设在所述燃气蓄热腔内;所述蓄热砖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蓄热箱上,所述蓄热砖上形成有与所述空气蓄热腔连通的至少一个空气喷口和与所述燃气蓄热腔连通的至少一个燃气喷口。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空气只能从一侧空气蓄热体中进入燃烧,燃烧之后的气体从另一侧蓄热体中导出,时间长了之后,空气蓄热体一直处于放热状态,导致其加热能力迅速下降,降低蓄热燃烧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燃烧装置,具有定时定点切换气流导向,来回切换使用两侧蓄热体功能,加强蓄热体蓄热能力,延长蓄热燃烧装置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蓄热燃烧装置,包括壳体和通过进气管道以及出气管道与壳体相连的集气筒,所述壳体内壁顶端上设有燃烧器,所述壳体内设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通过隔板等分隔成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内装有蓄热陶瓷球,所述集气筒通过一相对集气筒旋转的旋转圆盘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旋转圆盘外壁上设有齿条,所述集气筒上设有一电机连接一带动齿条旋转的齿轮,所述上空间和下空间通过一竖板分成上左空间、上右空间、下左空间和下右空间,所述旋转圆盘上设有多个在旋转过程中连通同侧上空间和下空间或是连通相对两侧上空间和下空间的Z型孔,所述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分别通过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集气筒上左空间和上右空间连接,所述下左空间和下右空间分别连接有吸气管道和导气管道,所述吸气管道和导气管道分别连接有鼓风机和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一排烟管道。
采用上述结构,将蓄热体通过隔板等分成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分别单独通过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与集气筒的上左空间和上右空间连接,烟气从鼓风机中导入从吸气管道中进入到下左空间,从旋转圆盘上的Z型孔中进入到上左空间内,从而从进气管道进入到第一蓄热体内加热,在燃烧器的燃烧下将进入的空气燃烧,进而在引风机作用下通过第二蓄热体内,从出气管道中导出到上右空间经由旋转圆盘上的Z型孔到下右空间,再从排烟管道进入到空气中;通过启动电机带动齿轮自转从而转动旋转圆盘,将下左空间与上右空间、下右空间与上左空间连通,对换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的功能,空气从第二蓄热体内加热,燃烧后的空气从第一蓄热体内流出,通过转动旋转圆盘,能够随时切换空气流向,对换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功能,方便了操作,而且通过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并在一起设置,减小了蓄热燃烧装置的体积,使其蓄热燃烧装置可在更多的环境下使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机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启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脉冲发生电路和开关电路:
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一555定时器和一T触发器,所述555定时器具有接地端GN、低触发端TRI、输出端OUT、清零端RES、控制电压端CON、高触发端THR、放电端DIS和外接电源端VC,外接电源端VC耦接于第一直流电VCC_1,控制电压端CON串联一第一电容C1后与接地端GN共地,低触发端TRI耦接于高触发端THR,高触发端THR串联一第二电容C2后接地,放电端DIS串联一第三电阻R3后耦接于高触发端THR和第二电容C2之间,在放电端DIS与第一电阻R1之间耦接有一第四电阻R4,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外接电源端VC,清零端RES耦接于外接电源端VC,所述T触发器具有控制端T、时钟输入端CLK和输出端Q,其控制端T耦接于第二直流电VCC_2,其时钟输入端CLK耦接于555定时器输出端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4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动物组织采集放置盒
- 下一篇:一种化学实验室用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