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4611.2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塔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塔。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国家倡导各类企业减少污染、节约用水,作为耗能用水大户的电力行业,如何深入挖掘现有电站机组的减排、节水潜力,成为每个企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的环保法规不断完善,现役燃煤机组已经全部配套烟气脱硫装置,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流动不均匀是影响烟气脱硫效率和脱硫塔除雾器除雾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能够均匀流动,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让烟气以向下的冲角进入脱硫塔,然后在进口之上加一个托盘,相比于不加托盘,该托盘可以让烟气的流动更加均匀。
目前,公开号为CN203235406U,公告日为2013年10月16日中国专利《一种脱硫塔》公开了一种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及设置在脱硫塔本体下方的贮浆池,及设置在脱硫塔本体中间的喷淋层,及设置在脱硫塔本体上方的除雾器;所述脱硫塔本体上方设置有上下排布的两个除雾器。由于设置有上下排布的两个除雾器,在喷淋层进行脱硫后的烟气,经过两个除雾器的除雾后,烟气除雾效果好,烟气的质量高。
该种脱硫塔通过设置在喷淋层下侧的托盘让烟气流动更加均匀,但是尽管加入了托盘,烟气仍然是远离烟气进口的一端流量大、流速快,靠近烟气进口的一端流量小、流速慢。这样会导致烟气的不均匀流动,脱硫效率和除雾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塔,具有使得烟气流动比较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脱硫塔,包括呈圆筒状的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下侧的进烟口、位于所述进烟口下侧的浆液池、位于所述进烟口上侧的第一均流盘、位于所述第一均流盘上侧的喷洒装置、位于所述喷洒装置上侧的除雾器、位于所述除雾器上侧的出烟口,所述机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烟口相通且朝向所述第一均流盘一侧弯曲的换向管,所述换向管远离所述进烟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圆心位于所述机体的轴线上,所述换向管位于所述出气口正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泄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脱硫塔当烟气从进烟口进入后,烟气将通入到与进烟口相通的换向管内,利用换向管朝向第一均流盘的一侧弯曲且出气口的圆心位于机体的轴线上,烟气从换向管上的出气口一端出去以后将位于机体的轴心处,即可有效减缓烟气远离进烟口一端的流量大、流速快,靠近进烟口一端的流量小、流速慢,使得从出气口出来的烟气流量和流速都比较均匀;同时当喷淋以后的液体落入换向管内以后,利用位于出气口正下方的泄流口,将落入换向管内的液体排泄到下侧的浆液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管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均流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换向管位于出气口一端上的第二均流盘,第二均流盘使得从出气口内出来的烟气流动更加均匀,使得当烟气流动到第一均流盘之前就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均匀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管的内壁周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均流盘下端面抵触的安装环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二均流盘安装在换向管上时,利用设置在换向管内的安装环台,将第二均流盘的下端面抵触在安装环台上,同时利用第二均流盘自身向下的重力,第二均流盘即可稳定的安置在换向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管位于所述出气口一端的周侧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流环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换向管位于出气口一端上的导流环台,且导流环台呈喇叭状,当烟气经过出气口时即可扩散开来,当烟气流动到第一均流盘的位置时已经呈扩散比较均匀的状态了,进一步使得烟气在机体内流动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泄流口与所述进烟口之间的所述换向管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以后的液体落入出气口内以后,利用位于泄流口与进烟口之间的换向管呈向下倾斜设置,含硫化物的液体便不会倒流入进烟口内,从而避免倒流出去的液体污染外界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均流盘上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第二均流盘上的加强筋,在不加大第二均流盘壁厚的条件下,增强第二均流盘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4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分子超导热空冷岛冷却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止水库富营养化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