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4588.7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5/14;A45C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携带 笔记本电脑 行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行李箱是人们出行常常使用的工具,行李箱可以携带大量物品,例如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以及其他物品。现有的行李箱通常由拉杆、把手、主箱体、轮子等部分组成,行李箱不仅可以提供携带衣物上的便捷,而且在拉行过程中无需消耗过多体能。
但是现在市场上设计的行李箱大多外形、功能设计一致,只有尺寸、颜色、质地的不同,这样无法针对不同的适用人群发挥出行李箱的最佳效果。例如,在行李箱的适用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大学生在使用行李箱返校或者回家的途中往往还带着笔记本电脑。若一只手拎着电脑包,一只手拉着行李箱,将造成诸多不便;若将电脑包放在行李箱内部,即占了行李箱大部分体积又大大增加了行李箱的重量,易使拉杆或者滑轮损坏;若直接将电脑包放于行李箱上方,不加任何固定装置或仅仅用手抓着,在遇到一些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会存在电脑包掉落的风险,且仅以一只手来控制行李箱和固定电脑包,容易使手部肌肉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以满足大学生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包括拉杆、把手、主箱体、滑轮和笔记本电脑包,所述主箱体上设有拉杆,主箱体底部设有四个滑轮,拉杆上设有把手,把手上设有控制钮;
所述把手上固定有铁圈和绳子,绳子另一端系有安全扣一,安全扣一的位置与铁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箱体上端设有一个固定杆,固定杆上连接有安全扣二;
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有两条手提带,一条手提带勾在铁圈上,并且安全扣一通过该手提带上方扣在铁圈上;另一条手提带直接扣在安全扣二上,达到固定笔记本电脑包的作用。
作为优选,当无需携带电脑包时,所述固定杆可利用如拉杆一样伸缩功能,缩入主箱体内部,不影响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固定杆在行李箱主箱体上,与拉杆相对,两者共同卡住电脑包,起到固定的作用。
有益效果:当使用者需同时携带笔记本电脑和行李箱出行时,可以利用行李箱的安全扣、固定杆和拉杆等部分将电脑包固定。这样,使用者可以仅用一只手控制行李箱和电脑包,且不易产生手部肌肉疲劳,电脑包也无掉落的风险,为同时携带笔记本电脑和行李箱的出行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1.拉杆;2.把手;3.铁圈;4.绳子;5.安全扣一;6.手提带;7.安全扣二;8.固定杆;9.笔记本电脑包;10.主箱体;11.滑轮;12.控制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包括拉杆1、把手2、主箱体10、滑轮11和笔记本电脑包9,所述主箱体10上设有拉杆1,主箱体10底部设有四个滑轮11,拉杆1上设有把手2,把手2上设有控制钮12;
所述把手2上固定有铁圈3和绳子4,绳子4另一端系有安全扣一5,安全扣一5的位置与铁圈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箱体10上端设有一个固定杆8,固定杆上连接有安全扣二7;所述笔记本电脑包9有两条手提带6,一条手提带6勾在铁圈3上,并且安全扣一5通过该手提带6上方扣在铁圈3上;另一条手提带6直接扣在安全扣二7上。
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者可将电脑包置于行李箱主箱体的上,通过伸缩装置将拉杆和固定杆拉出,再利用拉杆和固定杆将电脑包卡住,达到初步固定的作用。
其次,将电脑包的其中一条手提带勾在把手的铁圈上,利用安全扣通过手提带上方扣住铁圈,安全扣末端系着绳子连接到把手的另一端,完成一方面固定作用。
然后,再利用另一个末端连在固定杆上的安全扣直接扣住电脑包的另一条手提带,完成另一方面的固定作用。至此,行李箱的三个部分完成了电脑包在行李箱上的固定工作,即使在一些高低不平的路面,电脑包也不会轻易掉落。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4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持架内球面磨削装置
- 下一篇:保持架磨外球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