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4120.8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霞;程云涛;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霞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272001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院护理装置吸痰器结构简单,而且功能非常单一;而目前医院所采用的呼吸装置只具有呼吸支持功能,无法有效取出患者呼吸道内的异物。这就导致吸痰与吸氧或雾化治疗交替进行时需要反复更换设备,影响治疗效果,也加工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具有多个功能的呼吸内科用呼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装置,包括吸痰管和套装于吸痰管外部的通气管,通气管的前端部位于吸痰管前端部的后侧,从而避免吸痰操作时对通气管造成污染或阻塞,吸痰管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密闭容器和真空泵,通气管的后端密封,通气管连接有两个支管,所述的两个支管中一个支管通过气管连接雾化装置,另一个支管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给药装置和氧气罐,所述的给药装置包括具有密闭内腔的壳体,壳体内部具有置物网,置物网为上端开口的筒形,置物网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连通置物网上端开口的注液管,注液管连接注射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注液管,药液浸入吸水材料,并随气流混入氧气气流由患者吸入。
所述的吸水材料为药棉。
所述的吸痰管和两个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吸痰管与通气管的后端密封配合。
所述的密闭容器连接真空泵和通气管的管路均设置于密闭容器的上部,从而利于痰落入密闭容器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吸痰、雾化治疗、呼吸给药三种功能,并且各功能间便于切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治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痰管,2-通气管,3-密闭容器,4-真空泵,5-雾化装置,6-壳体,7-氧气罐,8-置物网,9-注液管,10-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吸痰管1和套装于吸痰管1外部的通气管2,通气管2的前端部位于吸痰管1前端部的后侧,从而避免吸痰操作时对通气管2造成污染或阻塞,吸痰管1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密闭容器3和真空泵4,通气管2的后端密封,通气管2连接有两个支管,所述的两个支管中一个支管通过气管连接雾化装置5,另一个支管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给药装置和氧气罐7,所述的给药装置包括具有密闭内腔的壳体6,壳体6通过气管分别连接支管和氧气罐7,壳体6内部具有置物网8,置物网8为上端开口的筒形,置物网8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壳体6的顶部设置有连通置物网8上端开口的注液管9,注液管9连接注射器10。注射器10将药液注入注液管9,药液浸入吸水材料,并随气流混入氧气气流由患者吸入。
所述的吸水材料为药棉。
所述的吸痰管1和两个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吸痰管1与通气管2的后端密封配合。
所述的密闭容器3连接真空泵4和通气管2的管路均设置于密闭容器3的上部,从而利于痰落入密闭容器3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吸痰、雾化治疗、呼吸给药三种功能,并且各功能间便于切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治疗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霞,未经杨光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41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