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水田耕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3334.3 | 申请日: | 2017-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增;马波;胡继芳;谭可菲;赵富阳;李晨煦;王占宇;赵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水田 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田耕整机,属于农用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田耕整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传统的水稻秧田或者是移栽田的耕整,常需要进行先耕后耖再利用轧辊轧平,这种传统的整田方式虽然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人畜力耕整水田劳动强度大,费工费力,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差,无法保证水稻生产的稳产高产;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往往采用旋耕机直接整田,但是现有的旋耕机结构单一,无法根据水田情况调整耕整深度,这样整田方式虽然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但是其严重损坏了土壤的结构,降低了地力,且作业成本也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田耕整机结构单一,不能根据水田种植情况实施耕整深度的调整,造成更正效果差,损坏水田土壤的问题,进而提供水稻水田耕整机。
水稻水田耕整机包括翻犁机架、前翻犁固定杆、后翻犁固定杆、前翻犁、后翻犁、翻犁驱动调节装置和轧辊机构,所述的翻犁机架是长方体框架结构,轧辊机构安装在翻犁机架的后侧机架体上,所述的前翻犁固定杆和后翻犁固定杆分两排安装在翻犁机架上,所述的前翻犁和后翻犁分别安装在前翻犁固定杆和后翻犁固定杆下端,前翻犁固定杆和后翻犁固定杆的杆体上均安装有调节齿条,所述的翻犁驱动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和轴承座,所述的驱动电机和轴承座安装在翻犁机架的底端面上,驱动轴安装在轴承座内,驱动轴上安装有与调节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第一伞齿轮与安装在驱动轴上的第二伞齿轮啮合进而实现驱动转向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的轧辊机构包括轧辊机架、轧辊轮、轧辊驱动电机、链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轧辊机架通过第一气缸与翻犁机架建立安装,所述的轧辊机架的下端铰接有轧辊轮支架,所述的轧辊轮可转动安装在轧辊轮支架上,所述的轧辊驱动电机安装在轧辊机架内,轧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安装再轧辊轮上的链轮啮合安装,所述的第二气缸通过固定支杆安装在轧辊机架上,第二气缸的汽缸杆安装在轧辊轮支架上用于调整轧辊轮的上、下升降。
优选的:所述的轧辊机架能够在第一气缸的调整下相对翻犁机架实现倾斜调整。
优选的:轧辊机架和翻犁机架之间连接有铰接有连接支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水田耕整机,该机器能很好地实现传统作业的整田方式,即先犁地,最后进行耖地作业,其整田作业效果与传统整田作业效果一样,作业效率得到了提高,作业成本也得到了大大降低,并且还有效保护了土壤结构,利于作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稻水田耕整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翻犁驱动调节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中 1-翻犁机架,2-前翻犁固定杆,3-后翻犁固定杆,4-前翻犁,5-后翻犁,6-翻犁驱动调节装置,7-轧辊机构,8-调节齿条,9-驱动电机,10-驱动轴,11-轴承座,12-驱动齿轮,13-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轧辊机架,16-轧辊轮,17-轧辊驱动电机,18-链轮,19-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21-轧辊轮支架,22-链条,23-固定支杆,24-连接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3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水田耕整机
- 下一篇:一种宿根蔗培土补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