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水平振动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1957.7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德润;罗蒙富;管帅;袁玥;顾洪禄;公丕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马洪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水平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水平振动台。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房屋结构抗震的小型振动台,大多只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的往复振动或是水平方向上振动复合竖直方向振动,对模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并不是很理想;而多功能的振动台一般也都是只考虑在水平振动的基础上加上铅垂方向的振动,并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结构水平基面上多方向抗震的研究,而且这类振动台造价较高,而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对一般的学习性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方法研究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向水平振动台,在水平面内实现前后、左右方向的双向振动。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向水平振动台,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正向转动时驱动的第一曲柄滑块结构、所述驱动轴反向转动时驱动的第二曲柄滑块结构、以及可在水平方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的工作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结构推动所述工作平台在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曲柄滑块结构推动所述工作平台在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结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曲柄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曲柄组件相铰接的第一滑块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水平振动台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在左右方向水平运动的第一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组件相匹配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包括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下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的第一上滑块、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滑块和第二下滑块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柄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曲柄、以及第一水平连杆,所述第一水平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组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曲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曲柄滑块结构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曲柄滑块结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匹配的、在所述输出轴正向转动时啮合的第一啮合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曲柄滑块结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匹配的、在所述输出轴反向转动时啮合的第二啮合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曲柄滑块结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曲柄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曲柄组件相铰接的第二滑块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水平振动台还包括固定设置的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在前后方向水平运动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组件相匹配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滑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水平振动台,通过设置在所述驱动轴正向转动时驱动的第一曲柄滑块结构、在所述驱动轴反向转动时驱动的第二曲柄滑块结构、以及可在水平方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的工作平台,使得工作平台在水平面内具有前后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双向振动;并且通过机械结构之间力的传递,实现工作平台的振动,使得振动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以及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双向水平振动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工作平台4的放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曲柄滑块结构、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曲柄滑块结构、第二滑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内”、“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立式环缝焊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