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1892.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覆 碳材料 结构本体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 结构领域 人体皮肤 吸附功能 吸附能力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覆结构,属于贴覆结构领域。该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该贴覆结构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通过在所述贴覆结构上设置碳材料,使得该贴覆结构具有极强的吸附功能,能够吸附人体皮肤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覆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优选而非限定,贴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膏药,能够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然而在贴覆结构贴覆于人体的过程中,并不具有吸附人体皮肤内有害物质的功能。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而且,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覆结构,用以实现良好的吸附功能。
该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该贴覆结构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
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为一种膏药。
进一步,还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设于贴覆层上,所述粘合剂用于把所述碳材料紧固在所述贴覆层上。
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具有热塑性。
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和所述碳材料的连接方法为:a,把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加热至可塑状态;b,把所述碳材料置于所述贴覆结构本体的贴覆层;c,对所述碳材料施加压力,把所述碳材料压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中。
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颗粒状,且所述碳材料均匀设于所述贴覆层上。
进一步,所述设于所述贴覆层上的碳材料相邻之间有空隙。
进一步,所述碳材料颗粒为U型封闭结构,所述U型结构正设于所述贴覆层上。
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图钉状结构,所述图钉状结构包括钉帽和钉针,所述钉针从所述贴覆层穿入所述贴覆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举例:在贴覆结构上设有碳材料后,贴覆结构就具有了很强的吸附性。当贴覆结构贴于身体上时,设于贴覆结构上的碳材料能够吸附皮肤中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为第一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添加粘合剂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型结构剖视图,为第二实施例。
图4为设有网状结构碳材料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为第三实施例。
图5为U型结构碳材料的剖视图,为第四实施例。
图6为图钉状结构碳材料的剖视图,为第五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耵聍清理器
- 下一篇:医用防粘抑菌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