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1825.4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胥曰强;张宝平;杜明超;李昆鹏;于然;赵利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新型 升沉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应用驱动装置,压板,蓄水箱,导管,喷口调节装置等构成的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属于潜水设备类。
背景技术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化学和动力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藉以发展的物质源泉,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竞争的重要领域。因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潜水器是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特种设备快速、准确地到达各种海洋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近海底作业的重要设备,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与战略价值的重要技术手段。
由于潜水器取样后重量的增加,或弃载其他设备后重量的减轻,或由于水介质的特性如压力、温度、盐度等引起海水密度的变化,或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潜水器耐压结构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引起排水体积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均会引起潜水器浮力的变化。为了补偿上述变化引起的剩余浮力(正的或负的),确保潜水器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须在潜水器上设置深沉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压板、蓄水箱、导管、喷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与压板左端相连接,压板右端安装在蓄水箱中,压板与蓄水箱构成活塞式配合,蓄水箱右下端安装有导管,导杆末端安装有喷口调节装置,喷口调节装置固定在潜水器底面,这样可以在上升的过程中,喷口向下喷水,增加上升的速度;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曲柄、连杆、滑块,曲柄与动力源电机相连,曲柄与连杆铰连接,连杆与滑块铰连接,驱动装置通过滑块与压板左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可以是由齿轮、齿条组成,齿轮带动齿条运动。
进一步,所述的压板为T形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喷口调节装置包括喷口、调节块、蜗杆、电机、蜗轮、螺纹孔,喷口与导管相连,蜗杆一端加工有螺纹,螺杆另一端与蜗轮相配合,蜗轮与电机相配合,调节块相对配合在喷口上。
进一步,所述的喷口为软管,从而保证喷口可以调节。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进一步,调节块的上端螺纹孔与蜗杆上的螺纹配合,下端螺纹孔与螺栓配合,从而减少调整机构的复杂性,调节块的两个螺纹孔可以分别与蜗杆上的螺纹相配合,这样可更好的实现调节块紧缩减小喷口的直径,增加潜水器上升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块上下两端分别加工有螺纹孔,中间部分为圆弧,圆弧的中心半径R小于喷口的半径,从而保证调节块可以减小喷口的直径。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活塞式配合来改变蓄水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潜水器自身的重力,使得潜水器升沉更加方便,喷口的直径可以调节,通过减小喷口的直径,增大了喷射速度,提高了潜水器上升的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口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喷口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块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101、曲柄,102、连杆,103、滑块,2、压板,3、蓄水箱,4、导管,5、喷口调节装置,501、喷口,502、调节块,503、蜗杆,504、电机,505、蜗轮,50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潜水器新型升沉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压板2、蓄水箱3、导管4、喷口调节装置5,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1与压板2左端相连接,压板2右端安装在蓄水箱3中,压板2与蓄水箱3构成活塞式配合,蓄水箱3右下端安装有导管4,导杆4末端安装有喷口调节装置5,喷口调节装置5固定在潜水器底面;所述的驱动装置1包括曲柄101、连杆102、滑块103,曲柄101与动力源电机相连,曲柄101与连杆102铰连接,连杆102与滑块103铰连接,驱动装置1通过滑块103与压板2左端相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1还可以是由齿轮、齿条组成,齿轮带动齿条运动。
所述的压板2为T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