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滤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0596.4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钱野;刘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滤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水滤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这已成为河湖水质恶化的首要因素。雨水冲刷不同的汇水面,使径流中的污染物增多、水质变差,且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沉淀物、高浓度的重金属。如果径流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渗入地下,将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含量过高,使土壤坏死,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传统的路沿石排水系统设计是以雨水的尽快排除为出发点,然而未经处理的径流雨水直接排入下游水体,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同时雨水快速形成地表径流将导致可怕的洪水。
由于降雨时,城镇道路路面排水大多通过道路两侧设置的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后流入地下排水管线等设施,进而汇流至河道,达到城市排水的目的。雨水口上方设置的雨水箅子无法将树叶、砂砾、塑料方便袋等杂物过滤掉,慢慢雨水口内会积累较多杂物,特别是在降雨时,这些杂物直接进入雨水口后通过雨水支管直接流入检查井管道内,时间长久甚至会造成管道或者检查井堵塞,影响路面排水。为了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增加检查井或管道清理难度,同时减少对清理设备的磨损,特研制了雨水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装置底板处设置成左高有底的斜坡,加上在装置底板处的沉积篮,通过装置本体的雨水能够很好的将泥土等杂物沉积在装置底板的沉积篮内,在装置本体内部靠近右侧壁板处设有三层过滤网,通过装置本体的雨水在还没有来得及沉淀就要从排水口排出的雨水,经过三层过滤网的过滤,能够很好地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最终过滤的杂质均沉积在沉积篮内的一种雨水滤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滤清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的左侧设有装置左侧壁板,所述装置底板的右侧设有装置右侧壁板,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装置顶板,所述装置底板、装置左侧壁板、装置右侧壁板、装置顶板为一体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在靠近装置右侧壁板处设有滤网,滤网紧贴装置右侧壁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顶板靠近装置右侧壁板处设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处设有两块挡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左侧壁板的中间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直径为装置左侧壁板宽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装置右侧壁板的中间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装置右侧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板处设有沉积篮,所述沉积篮设置在靠近装置右侧壁板的三分之一处,所述装置底板的左端相比于右端靠近沉积篮处高,所述装置底板的坡度比值为1:4。
优选的,所述沉积篮为半圆柱状,沉积篮与装置底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有三层滤网,所述滤网网孔由粗到细分级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装置左侧壁板上设有进水孔,在装置右侧壁板上设有出水孔,这样形成一个单向流水的装置;
(2)装置底板处设置成左高有底的斜坡,加上在装置底板处的沉积篮,通过装置本体的雨水能够很好的将泥土等杂物沉积在装置底板的沉积篮内,在装置本体内部靠近右侧壁板处设有三层过滤网,通过装置本体的雨水在还没有来得及沉淀就要从出水孔排出的雨水,经过三层过滤网的过滤,能够很好地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最终过滤的杂质均沉积在沉积篮内;
(3)实现了雨水的分级过滤,有效滤清雨水中的杂质,,通过上部的清理口定期将沉积篮中的杂质清除,并对三层过滤网进行定期清洗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进水孔;3、装置左侧壁板;4、滤清装置底板;5、顶部开口;6、出水孔;7、滤网;8、沉积篮;9、装置底板;10、装置右侧壁板;11、装置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0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