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鲵仿生态高效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501008.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明;董武子;聂绪明;李红伟;王梅;杜贵贤;周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长明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200 陕西省汉中市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繁殖池 性腺发育 仿生态 高效繁殖 肌肉注射 人工溪流 成熟度 繁殖 繁殖率 人工催产 结冰 产卵 串流 隔开 隔网 投放 河流 建造 生长 管理 卫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鲵仿生态高效繁殖方法,首先是在有过野生大鲵生长或有过仿生态大鲵繁殖史的河流段建造一个繁殖场,该繁殖场中有人工溪流和串流搭建在人工溪流上的多个繁殖池,每个繁殖池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鲵穴;然后在每个繁殖池投放一对种鲵,雌雄各占一穴,用隔网隔开;繁殖池始终保持干净、卫生,冬季不结冰,夏季将水温在23℃以下;8月上旬,对性腺发育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鲵,按其体重肌肉注射LRH‑a,促进性腺发育;8月中下旬,对性腺发育成熟度有改善但还不够完全的种鲵,按其体重再次肌肉注射LRH‑a,进行人工催产;然后做好产卵繁殖管理和鲵卵至鲵苗期间管理。按照本发明,大鲵繁殖率可以提高到1∶300以上,参繁率可提高到7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的是大鲵繁殖方法,特别是一种大鲵仿生态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为我国的珍稀、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发成功及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的再次突破,大鲵繁殖率有大幅度提高,大鲵幼苗因此得以大量供应,进而又助推了大鲵产业快速发展。
然而在大鲵全人工繁殖的技术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大鲵性腺成熟度差,参繁率低等不足,即当年参与繁殖的种鲵与全场种鲵的比率低、全场种鲵与当年繁殖的苗种比率仅1∶10~15。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的繁殖率虽有大幅度提高,能达到1∶40~115,但是参繁率仍然很低,只有10%~15%,究其原因是雌雄种鲵多条在仿生态繁殖池中均为混养,有繁殖能力的种鲵与不能繁殖的种鲵难以辨别,不能繁殖的种鲵难以淘汰,而且在繁殖季节,种鲵之间争夺配偶互相撕咬还会造成大量种鲵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所存在的种鲵参繁率低且繁殖率不高的不足,提出一种大鲵仿生态高效繁殖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鲵仿生态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1)仿生态繁殖池的建设
在有过野生大鲵生长的河流段或有过仿生态大鲵繁殖史的河流段建造一个繁殖场,该繁殖场中有人工溪流和串流搭建在人工溪流上的多个繁殖池,每个繁殖池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鲵穴;
(2)种鲵投放
在冬季低温期,每个繁殖池投放一对种鲵,雌雄各占一穴,两个鲵穴之间用隔网隔开,保持长流水,且保持流速每秒20cm;
(3)繁殖池的清洗消毒
从种鲵投放到繁殖池开始至次年4月,每1~2个月对繁殖池进行一次清洗消毒,5~8月期间,每半个月对繁殖池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4)四季常规管理
冬季繁殖池水深要淹没洞口,且加大供水量,不使繁殖池结冰;春季开始投喂鱼块或活鱼等饵料,水深以鲵穴洞口有1cm的通气口为宜;夏季水深没过洞口,水温控制在23℃以下;5~7月期间加大饵料饲喂量;秋季是繁殖的季节,将水位降低至鲵穴洞口有1cm的通气口为宜,8月份开始减少投饵料量,进入10月,加大投饵料量;
(5)种鲵催情
从8月上旬开始检查大鲵性腺发育情况,对性腺发育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鲵,按其体重,肌肉注射LRH-a,促进性腺发育,注射量为1~5ug/kg;
(6)催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长明,未经杨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501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仔猪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鲵一卵多尾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