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500734.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俞钟晓;林之铠;吴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化市中新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条 搬运器 弹性钩 竹笋 绳子 坡地 方向可控 活动结合 上端 开放端 下坡 底端 高差 毛竹 下端 无损 推移 平地 山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包括由数个“U”型竹滑条(1)构成的容笋腔(2),一条一端带“C”型钩(3)的绳子(4),所述容笋腔(2)上端,即所述竹滑条(1)的开放端设置有门机构,所述绳子(4)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笋腔(2)上端相连接,所述容笋腔(2)下端,即所述竹滑条(1)的底端设置有撞合式弹性钩(5),所述“C”型钩(3)及所述弹性钩(5)可分别依次与所在山坡处上下位的毛竹(6)活动结合。将所述容笋腔(2)以有限的高差,方向可控地,无损地,渐渐推移下坡,平地可借所述竹滑(1)条拖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搬运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
背景技术
产笋的竹林多在山坡上,且毛竹有间隔地,不规则地林立,挖采之竹笋难以用车辆搬运,只能以传统的肩挑,背驮方式搬运至山下,如以推滚方式,则会因方向或高差失控而伤笋或伤竹,甚至于误伤他人。因此,提供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
本发明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包括由数个“U”型竹滑条构成的容笋腔,一条一端带“C”型钩的绳子,所述容笋腔上端,即所述竹滑条的开放端设置有门机构,所述绳子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笋腔上端相连接,所述容笋腔下端,即所述竹滑条的底端设置有撞合式弹性钩,所述“C”型钩及所述弹性钩可分别依次与所在山坡处上下位的毛竹活动结合。
本发明竹笋坡地搬运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C”型钩及所述弹性钩可多次地,分别依次与所在山坡处上下位的毛竹活动结合。将所述容笋腔以有限的高差,方向可控地,无损地,渐渐推移下坡,平地可借所述竹滑条拖移,具有省工省力,确保器,笋,人安全之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竹笋坡地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竹笋坡地搬运器,包括由数个“U”型竹滑条1构成的容笋腔2,一条一端带“C”型钩3的绳子4,所述容笋腔2上端,即所述竹滑条1的开放端设置有门机构,所述绳子4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笋腔2上端相连接,所述容笋腔2下端,即所述竹滑条1的底端设置有撞合式弹性钩5,所述“C”型钩3及所述弹性钩5可分别依次与所在山坡处上下位的毛竹6活动结合。所述绳子4长度一般为2-5米。挖采竹笋之人,将竹笋收纳于所述容笋腔2,并合上门机构后,所述“C”型钩3与就近的上位株毛竹6活动结合,将所述弹性钩5,瞄准所述绳子4长度范围内的下位株毛竹6,推动所述容笋腔2顺山坡下移,待所述弹性钩5撞合下位株毛竹6后,松开“C”型钩3,挖采竹笋之人,持所述“C”型钩3下走至所述容笋腔2处,再作如上操作,将所述容笋腔2各次以有限的高差,方向可控地渐渐推移下坡。所述弹性钩5的钩口大小,可据各下位株毛竹6的直径大小,手掰调节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化市中新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奉化市中新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500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快速搬运装置
- 下一篇:链式洗涤筐转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