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500579.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闫秋良;马惠海;武斌;赵玉民;金海国;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北 肉用 细毛羊 品系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动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东北细毛羊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鉴定和评估,选择优秀的东北细毛羊母羊为母本、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组建育种群;将东北细毛羊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1代母羊;将F1代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2代母羊;将F2代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3代公羊;将F2代母羊与F3代公羊进行横交固定,得到横交一代;横交一代再经固定、选育、扩繁,得到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本发明培育方法所培育得到的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既保留了东北细毛羊优良的羊毛品质,而且还具备了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优良的产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发达国家肉羊养殖业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良种化程度高;二是生产效率高;三是产品优质率高。当前随着羊毛市场疲软,羊肉需求量猛增,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趋势,由毛用向肉毛兼用或肉用方向发展。羊品种改良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肉用性能。
我国肉用绵羊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我国肉用绵羊育种投入严重不足、育种基础设施薄弱。国家在育种经费、人力等投入上滞后于猪、禽等,导致肉羊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体系建设缺乏规划,品种育成进展缓慢;我国肉用绵羊的育种工作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滞后我国猪、牛、鸡等畜禽育种水平,与生产的实际需求差距也巨大。
其次,我国拥有丰富的羊种资源,但是资源挖掘利用和创新能力不强,除对繁殖性状研究较为系统外,其它高产及优质、抗逆性状及杂交组合的筛选等一直未得到系统的研究。
第三,我国肉用绵羊资源丰富,地方品种的优良特性除繁殖力高外还有品质优良、抗应激、适应性强等特性。但对这些优良特性的开发还不够充分。
第四,大量引进品种,但只引不选。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花大量外汇引进许多优秀肉用绵羊品种,但由于缺乏有组织的选育工作,群体近交衰退严重,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加之在杂交利用上未进行规模性的配合力测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全国羊改良育种方向和区域规划不清,杂交改良普遍开展但杂乱无章谱系无章,形不成优势区域或相对成规模、上水平的相对一致的区域性杂交体系。
东北绵羊产业缺乏专门化肉用品种,东北细毛羊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西北部平原和部分丘陵地带,以该地带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饲养较多,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根据东北区域气候特点,该区域养羊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肉毛兼用为主,达到保毛增肉。
国家粮改饲工程、畜牧业良种工程的建设、科技扶贫以及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对良种的需求迫在眉睫。
鉴于以上问题,培育适宜于东北当地气候条件且优秀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系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其解决了现有东北肉羊生产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由于缺乏专门化肉羊品种,导致肉用种羊长期依赖进口;二是现有地方品种东北细毛羊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产肉率低、主要经济性状有待改进和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东北肉用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东北细毛羊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鉴定和评估,选择优秀的东北细毛羊母羊为母本、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组建育种群;
(2)采用人工授精方法,将选择的东北细毛羊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1代母羊;
(3)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选择优秀的F1代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2代母羊;
(4)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选择优秀F2代母羊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进行杂交,得到F3代公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500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