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白化苗创制水稻不育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302.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音;张国栋;吴洁芳;万吉丽;徐春莹;米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89;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李冰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化苗 突变体 水稻 愈伤 农杆菌转化 水稻不育系 三系杂交 水稻种质资源 细胞质不育系 基因枪转化 武运粳7号 粳稻品种 抗性植株 利用基因 不育系 纯合 诱导 转化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化苗创制水稻不育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含有纯合白化苗突变体的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和农杆菌转化技术来创制水稻细胞质不育系。A.白化苗突变体水稻愈伤的诱导;B.突变体水稻愈伤的基因枪转化;C.突变体水稻愈伤的农杆菌转化;D.抗性植株的获得。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水稻三系杂交中不育系较少,对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缺点,为水稻三系杂交培育出更多更优良的品种提供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植物品系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稻白化苗突变体创制不育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分为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所谓三系法中的三系是指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1970年,在袁隆平先生的指导下,李必湖先生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发现了1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核质互作不育),为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也为我国“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后通过全国育种家们的团结合作,成功实现了三系配套,率先在世界上实现大面积利用自花授粉植物的杂种优势。尤其是杂交稻“汕优63”的育成,使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1984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33亿亩。随着更多优良组合的出现,至1991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2.6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5%。
然而,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三系杂交育种的技术缺陷也逐渐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种质资源利用的范围窄,虽然已经发现一些不育系,但相较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谱来说,不育系还是非常少;我国水稻种资源中可转成不育系或保持系的只有不到1%,而可用作恢复系的只有5%左右,这就导致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多态性不高,不易开展聚合育种,杂交组合同质化程度过高;
(2)受恢保关系的制约,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组合周期长、难度大、很难将新的突变体转入亲本品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白化苗创制新的细胞质不育系,为水稻三系育种提供更多的种质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白化苗创制水稻不育系的方法,选择含有纯合白化苗突变体的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受体材料创制不育系。
选择含有纯合白化苗突变体的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和农杆菌转化技术来创制水稻细胞质不育系。
包括以下步骤:
A.白化苗突变体水稻愈伤的诱导;
B.突变体水稻愈伤的基因枪转化;
C.突变体水稻愈伤的农杆菌转化;
D.抗性植株的获得。
所述A进一步包括:
(1)以所述武运粳7号突变体成熟种子去壳并烘干处理;
(2)配置脱分化培养基,并将上述(1)中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中消毒灭菌处理后接入脱分化培养基内;
(3)上述(2)中种子消毒灭菌处理,备用;
(4)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5)将材料在上述(3)的条件下培养14d后取出,选取大小均一,质地紧密的愈伤即为水稻转化所需愈伤。
所述步骤(3)上述(2)中种子消毒灭菌处理的具体流程:先用95%乙醇进行浸泡处理,将酒精倒出后清洗完成后再用40%次氯酸钠震荡浸泡30分钟,浸泡结束后倒掉次氯酸钠溶液并用灭菌锅的蒸馏水清洗数次,备用。
所述步骤(4)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将上述(2)中的培养基密封,放入28℃恒温暗培养箱和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