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科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9219.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艳;车七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6;A61P15/02;A61P15/00;A61K31/722;A61K3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孙文卉 |
地址: | 51136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聚糖季铵盐 洗液 妇科 制备 医药产品领域 耐药作用 协同抗菌 壳寡糖 蔓越莓 妇用 芦荟 抑菌 女性 | ||
本发明涉及医药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科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女性妇科用洗液,具体是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含有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芦荟和蔓越莓四种主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菌效果,其抑菌效果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耐药作用,适合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科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阴部是代谢分泌的主要器官,其阴道口为生殖和泌尿两大系统门户,极易感染多种疾病。由于感染细菌、病毒所导致的阴道炎、外阴炎等,造成阴部瘙痒、浓白带下、湿疣、宫颈糜烂等,给妇女带来了不可言状的痛苦,如不平时预防或者及时治疗,不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加快性器官的衰老。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2755260B,提到利用蝇蛆壳聚糖这种清洗保健液不仅具有杀菌保健作用,还可以形成一层生物膜,慢慢渗透到组织细胞内,修复损伤的组织细胞,抑制病毒DNA的复制等,纯属于生物制剂,而且无毒副作用,更不会产生耐药现象。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3446177B提到利用壳聚糖和氯己定两种主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菌效果。
人们选择了使用含有纯生物配方的护理液,刺激性确实减少了,但多数纯生物制剂本身抗菌作用弱,在制造过程中造成细菌感染,细菌严重超标,使更多的细菌侵害阴部,危害健康。还有许多护理液含氯成分居多,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刺激皮肤、伤害阴部,而且会把阴部的多数有益菌也杀灭,使菌群失去平衡,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致使一些致病菌则更多的繁殖。
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消毒杀菌剂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复合型女性妇科用洗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女性妇科用洗液,具体是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含有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芦荟和蔓越莓四种主成分,具有良好的协同抗菌效果,具有抑菌效果好和抗耐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科用洗液,所述壳聚糖季铵盐的妇科用洗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壳寡糖0.01-4份,壳聚糖季铵盐0.01-4份,芦荟提取物0.5-1份,蔓越莓提取物0.5-1份,天然乳酸0.2-1份,DL-吡咯烷酮羧酸钠溶液(PCA-Na)0.2-1份,表面活性剂0.2-1份,纯化水70-110份。
所述芦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成熟的芦荟叶洗净去皮,将芦荟打浆,加芦荟浆重量4-8倍体积的70%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温度为40-60℃,提取时间为1-3h,提取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向滤渣中加入其重量3-6倍体积的70%乙醇水溶液继续提取1-3小时,提取温度为40-60℃,滤过得到二次滤液,将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合并,合并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每毫升水含生药1-1.4g,干燥,即得芦荟提取物。
所述蔓越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蔓越莓鲜果进行粉碎,收集浆液与残渣,加入其重量10-14倍量的80%乙醇水溶液,充分混合后,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超声处理,提取时间2-4h,提取温度45-65℃,提取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向滤渣中加入其重量3-6倍体积的70%乙醇水溶液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继续提取2-3小时,提取温度45-65℃,滤过得到二次滤液,将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合并,合并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每毫升水含生药1-1.2g,干燥,即得蔓越莓提取物。
所述壳寡糖分子量为1500~3000;所述壳聚糖季铵盐的脱乙酰度为90-98%;壳聚糖季铵盐的分子量范围在2万~30万;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卵磷脂、吐温80、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9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