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仿石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412.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均;马占民;张林;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2;C04B24/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饰仿石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20~370份、水150~200份、中砂850~890份、粒径为5~25mm的碎石150~200份、粒径为5~10mm的碎石800~820份、减水剂5~7份。水泥、中砂、碎石和水混合后能够形成自密实的混凝土,且加入的800~820份粒径为5~10mm的碎石配合混凝土能够形成仿石的材质,装饰仿石混凝土的运用,减少了铺路砖块的使用,具备环保性;改性粉煤灰的加入增加了组分间的混合均匀性,生成的混凝土使用性能优良;减水剂中干酪素的使用配合改性粉煤灰能够增强材料的混凝土组分间的粘黏性能,生成的混凝土的性能优良,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碳化硅的加入增加了装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饰仿石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行道或者城市建设中,用于铺设路面或者人行道的砖采用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原料,经成型的高温焙烧而制得的用于砌筑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的砖。但是这种砖体采用的原料需要利用粘土,造成了粘土资源的大量利用,不具环保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仿石混凝土,用该装饰混凝土铺路,能够减少砖的使用,具备环保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饰仿石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20~370份、水150~200份、中砂850~890份、粒径为5~25mm的碎石150~200份、粒径为5~10mm的碎石800~820份、减水剂5~7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中砂、碎石和水混合后能够形成自密实的混凝土,且加入的800~820份粒径为5~10mm的碎石配合混凝土能够形成仿石的材质,在将装饰仿石混凝土用于铺装道路时,减少砖块的使用,也就减少了粘土的使用,具备环保性;同时减水剂的加入减少了水泥的使用量,水泥的使用量比较少,也就减少了混凝土使用时产生的扬尘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组分中还包括有改性粉煤灰5~10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减少粉煤灰的浪费,混凝土中掺加的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和细骨料,减少了用水量,同时改性后的粉煤灰反应活性增加,与水泥和其他组分间混合性能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粉煤灰包括如下制备过程:将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经球磨机磨碎得到混料,将混料加入改性剂,后加水制成浆体,人工搅拌2~5min,后加入水泥净浆搅拌机中自动搅拌,搅拌完成后制成坯,置于50℃的烘箱内烘干,得改性粉煤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经球磨机磨碎后表面富含不饱和键且有残余电荷的活化位,经过研磨后能够形成松脆多孔结构、碳粒和空心微珠被打散,颗粒均匀,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分布更加均匀,比表面积变大;对经过球磨处理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加入改性剂进行处理,此时高活化能的粉煤灰反应活性高,则经过改性后的粉煤灰的性能也就比较优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剂包括乌洛托品1~2份、粉煤灰陶粒1~2份和聚合硫酸铝铁0.5~1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乌洛托品能够作为增孔剂增加材料的孔隙,增强改性效果;粉煤灰陶粒密度小,质轻,外表坚硬,抗冻性能良好、抗碱集料反应性优异;聚合硫酸铝铁同样能够增强粉煤灰的活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组分中还包括有矿粉10~15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矿粉是符合工程要求的石粉及其代用品的统称,是将矿石粉碎加工后的产物;向混凝土中加入矿粉能够减少水泥的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水化热、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抗渗和抗腐蚀能力。混凝土掺入磨细的矿石粉后能够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速度,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有利用高温季节混凝土的施工和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