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丁位内酯的霉菌OMK-25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8395.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景;邢晨光;刘伟;龚宏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7/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位内酯 保藏 霉菌 中国典型培养物 后处理 对映体 收率 羟基 应用 生产 转化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丁位内酯的霉菌OMK‑25及其应用,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339,于2017年6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本发明开发了一条由霉菌OMK‑25转化正烷酸或其酯生成对应的5‑羟基烷酸或其酯,再经后处理生成丁位内酯的路线,该正烷酸或其酯包括C6~C18的烷酸或其酯,工艺简单,收率较高,与其他丁位内酯方法不同,可以工业化生产,所得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e)为95%‑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丁位内酯的霉菌OMK-2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丁位内酯(delta内酯)是用于食用香精,用作高档食用香料、日用香精和其它功能添加剂。在崇尚天然产品的时代,人们研究了丁位内酯多种生产方法。从最开始的植物提取法,如玛索亚油来源的玛索亚内酯,到现在的生物发酵法,生物转化法和酯酶催化等,如利用微生物代谢亚油酸产生丁位癸内酯,酯酶水解脂肪酸生成丁位癸内酯,酵母菌等催化不饱和内酯生成饱和内酯等各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丁位内酯的霉菌OMK-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位内酯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霉菌OMK-25(Mucor.sp OMK-25),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339,于2017年6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点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霉菌OMK-25在生产丁位内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丁位内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正烷酸或正烷酸酯为底物,经上述霉菌OMK-25进行发酵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霉菌OMK-25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于28~30℃培养2~5d;上述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可溶性淀粉1.5~3.0%,磷酸氢二钾0.1~1.0%,氯化钠0.05~0.3%,酵母抽提物0.1~1.0%,胰蛋白胨0.1~1.0%;
(2)种子培养: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物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于28~35℃及150~500rpm的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上述种子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7.5,其中含有:可溶性淀粉2.0~3.5%,磷酸氢二钾0.1~0.5%,碳酸钙0.1~0.3%,酵母浸粉0.1~1.0%;
(3)发酵培养:将步骤(2)所得的培养物以8~12%的体积比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30~40℃及200~500rpm的条件下培养至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完毕后,添加所述正烷酸或正烷酸酯至终浓度为8~22g/L,并调节pH为7.0~7.5,继续发酵65~100h,生成含有5-羟基烷酸或其酯的发酵液;上述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2~7.6,其中含有:葡萄糖2.0~5.0%,磷酸氢二钾0.1~0.3%,硫酸镁0.05~0.1%,碳酸钙0.5~2.0%,酵母浸粉0.1~1.0%,硫酸铵0.1~0.5%;
(4)对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进行后处理,得到含有相应丁位内酯的发酵液。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2)所得的培养物以10%的体积比接种至发酵培养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一次性或分批添加所述正烷酸或正烷酸酯至终浓度为10~2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