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079.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车七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盘 式负压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称VSD),是指用多孔创面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最后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产,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创面污染,促进创面愈合。
吸盘式负压引流作为一种改良技术,其具有便携、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技术的吸盘式负压引流产品,其吸盘与敷料之间的贴合程度较差,导致负压系统漏气严重,从而影响负压引流的效果,增加负压引流的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包括敷贴于创面上的海绵体、吸附于所述海绵体上的吸盘以及与所述吸盘连接的负压引流管,所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所述吸盘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海绵体吸附连接的唇形吸附体,所述唇形吸附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活动吸贴于所述海绵体上的环形触边,所述环形触边为同心水平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触边采用耐磨性好、弹性高、气密性好和抗撕裂性强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本体、唇形吸附体和环形触边三者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本体的上方设有与所述负压引流管密封连接的鲁尔母接头,所述负压引流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鲁尔母接头密封连接的鲁尔公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鲁尔公接头的锥部沿周向设置有四个引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体包括负压海绵和覆盖所述负压海绵的密封膜。
进一步地,所述唇形吸附体设于所述密封膜与所述负压海绵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膜为PE密封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结构的改造,吸盘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海绵体吸附连接的唇形吸附体,唇形吸附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活动吸贴于海绵体上的环形触边,且环形触边为同心水平排列设置。如此,当环形触边吸贴于海绵体上时,各环形触边之间均形成独立的密封范围,即使其中某个环形触边因贴合不稳而发生泄漏时,也不会影响其余密封范围的密封效果和其余环形触边的吸附效果。而且,若干环形触边吸贴于海绵体上,有效地增大了吸盘与海绵体之间的吸附面积,从而提高吸盘的吸附稳定性。本发明有效地减少了负压系统的漏气量,使负压系统保持较好的负压稳定性和负压引流效果,降低了负压引流的耗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吸盘与负压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鲁尔公接头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海绵体1、吸盘2、负压引流管3、吸盘本体4、唇形吸附体5、环形触边6、鲁尔母接头7、鲁尔公接头8、引流口9、负压海绵10、PE密封薄膜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盘式负压引流护创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敷贴于创面上的海绵体1、吸附于海绵体上的吸盘2以及与吸盘连接的负压引流管3。其中,吸盘包括吸盘本体4,而吸盘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海绵体吸附连接的唇形吸附体5,而唇形吸附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活动吸贴于海绵体上的环形触边6,环形触边为同心水平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吸盘本体、唇形吸附体和环形触边三者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可减少吸盘的连接缝隙,提高其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吸盘本体的上方设有与负压引流管密封连接的鲁尔母接头7,负压引流管的一端设有与该鲁尔母接头密封连接的鲁尔公接头8。安装时,只需将负压引流管的鲁尔公接头插入吸盘本体的鲁尔母接头中,即可实现吸盘本体与负压引流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鲁尔公接头的锥部沿周向设置有四个引流口9。如此,可防止引流液残留于吸盘内,提高引流效率,降低引流口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海绵体包括负压海绵10和覆盖该负压海绵的PE密封薄膜11,唇形吸附体设于PE密封薄膜与负压海绵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安装用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腕关节的医用压力绷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