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7917.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高福;黄超宾;校海霞;曲志虎;路希山;郭天玲;庞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C12N15/85;C12N5/10;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zaire 型埃博拉 病毒 检测 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其特征在于,为人源单克隆抗体;其轻链高变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3、DKT,和SEQ ID No.5,重链高变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6、SEQ ID No.7,和SEQ ID No.8。本发明所述抗体能够很好的检测Zaire型埃博拉病毒囊膜蛋白GP,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1976年分别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目前,已经发5种亚型:扎伊尔型(Zaire),苏丹型(Sudan),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科特迪瓦型(Cote d’Ivoire),以及莱斯顿型(Reston),其中前4个亚型对人类具有致病性。最近一次埃博拉病毒感染事件暴发始于2014年2月,死亡率可高达90%,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的起源及宿主尚未确定,有证据表明该病毒是动物源性病毒,蝙蝠可能是其潜在的自然宿主。埃博拉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病人的血液、精液、汗液,唾液及分泌物均具有感染性,可通过皮肤、结膜或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密切接触者。埃博拉病毒感染细胞由囊膜蛋白GP介导,GP经过furin或furin-like蛋白酶加工,形成GP1和GP2两个亚单位,GP1和GP2由一对二硫键连接形成异源二聚体,形成成熟的三聚体形式。GP1亚基负责将病毒锚定于靶细胞,GP2亚基负责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进而将病毒基因组释放进入宿主细胞,此过程需要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参与完成。
GP在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选择性地降低细胞表面与细胞粘附和免疫功能相关的大分子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的脱落死亡。此外,sGP通过CD16b结合至中性粒细胞,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改变FcγRIIIB和CR3之间物理性和功能性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早期中性粒细胞对病毒的清除,从而引起免疫逃逸。
目前,市场上仅有台北Abnova和北京义翘神州两家公司生产、销售相关鼠源及兔源单(多)抗。常用的抗体筛选方法有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筛选、单个B细胞测序技术、B细胞永生化和人源化小鼠杂交瘤细胞筛选等等,我们利用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筛选方法获得了一种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本发明利用正常人的PBMC所构建的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采用亲和筛选的方式获得具有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序列,简化了抗体的筛选流程,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捷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市场供应量的不足及实际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为埃博拉病毒感染诊断以及埃博拉病毒抗原GP的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aire型埃博拉病毒检测抗体,其特征在于,为人源单克隆抗体;其轻链高变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3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DKT(E-1C8 CDR-L2,AspLysThr)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5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重链高变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Q IDNo.6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8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