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97526.5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8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唐海军;寇子琦;谌德强;陈春生;欧兵;荆鹏;王邵;任军平;曾盛;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G01N9/00;G05D9/12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 地址: | 7328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槽 气动管夹阀 控制系统 自动联锁 密度计 液位计 搅拌电机 顶部中间位置 阀门定位器 废液管道 连锁方式 液位监测 液位信号 工艺流程 乘除器 搅拌桨 控制室 配电器 手操器 数显仪 下料口 信号送 阀门 供料 绞龙 内液 室内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所述的搅拌槽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及与搅拌电机连接并伸向到搅拌槽内部的搅拌桨;所述的搅拌槽顶部还分别连有废液管道和水泥供料绞龙;所述的搅拌槽内部设有液位计和密度计,在搅拌槽底部的下料口管道设有气动管夹阀;所述的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包括配电器、乘除器、数显仪、手操器和气动管夹阀上的阀门定位器。本发明将液位监测信号送至控制室,控制室内的液位信号与气动管夹阀开启阀门连锁方式设计工艺流程,可实现对搅拌槽内液位控制,具有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放废液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中放废液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浇注过程中,基质材料与中放废液在508V槽搅拌内搅拌时,各自的进料方式为连续进料,如何控制搅拌槽液位,保证基质材料与中放废液搅拌均匀,保证进出料平衡和水灰比符合规定等。之前的γ液位监测只能监测液位,且508V搅拌槽底部下料口阀门只能靠人为控制,操作繁琐。因此亟待探索一中工艺流程简单,应用成本低,故障率低的处理工艺以实现对液位监测和保证进出料平衡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解决水泥固化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的自动联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所述的搅拌槽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及与搅拌电机连接并伸向到搅拌槽内部的搅拌桨;所述的搅拌槽顶部还分别连有废液管道和水泥供料绞龙;所述的搅拌槽内部设有液位计和密度计,在搅拌槽底部的下料口管道设有气动管夹阀;
所述的自动联锁控制系统包括配电器、乘除器、数显仪、手操器和气动管夹阀上的阀门定位器;通过液位计、密度计各自测量的信号经配电器、乘除器处理后传输到数显仪上以显示搅拌灰浆的液位高度和密度;在数显仪上设定液位高度值L4,数显仪将信号传输至手操器,经过信号处理后再传输到阀门定位器上;当液位高度大于L4时,气动管夹阀开启,搅拌好的灰浆自动流入浇注池内;当液位高度小于L4时,气动管夹阀关闭,中放废液与基质材料在搅拌槽内搅拌。
所述的搅拌槽为中空圆柱体。
所述的液位计上端在搅拌槽顶部,下端距底450mm。
所述的密度计上端距底850mm,下端距底450mm。
所述的废液管道用于向搅拌槽内加入中放废液。
所述的水泥供料绞龙用于向搅拌槽内加入基质材料。
所述的配电器将液位计和密度计的电流信号转化成电压信号;所述的乘除器将配电器传来的电压信号转化成能在数显仪上直接显示的信号。
所述的数显仪用于显示液位的波动,以及设定液位高度值L4。
所述的手操器用于将数显仪输出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传输给阀门定位器。
所述的阀门定位器根据手操器传来的电流信号的大小控制气源压力的大小,进而控制气动管夹阀的开启和关闭。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将液位监测信号送至控制室,控制室内的液位信号与气动管夹阀开启阀门连锁方式设计工艺流程,可实现对搅拌槽内液位控制,具有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搅拌槽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搅拌槽液位计、密度计与气动管夹阀自动联锁控制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