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装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7232.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建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装修 方法 | ||
1.一种室内装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侧面 墙体(11)进行坯平或者通过墙面找平层(15)进行找平,并在左右两对面的侧墙下部分别安装第一构件(13),第一构件(13)下部与地面之间具有间距;
将装饰面层(12)安装至侧面墙体(11)上,装饰面层(12)的底部由第一构件(13)进行支撑;
在地面铺设水泥直至铺满至第一构件(13)所在位置,之后通过工具以第一构件(13)为基准刮平水泥层,以使得水泥层形成找平层(21);
将地板铺设至找平层(21)上,并将踢脚线(10)装入至地板与第一构件(13)之间;
a:在室内的四面侧墙的上部分别安装第二构件(14),四个第二构件(14)之间的位置保持一致,且第二构件(14)的顶部与顶面之间具有间距;b:将顶面装饰板对应于四面墙体上的部分先安装至第二构件(14)上,通过龙骨将上述顶面装饰板与顶面墙体相连;c:将中间部分空缺的顶面装饰板补充完整;d:所述第二构件(14)上设有与该装饰面层(12)相配合的连接部(144),该连接部(144)由所述第二构件(14)直接向外延伸形成;将装饰面层(12)的上端面与连接部(144)粘接;
所述第二构件(14)的内侧与所述侧面墙体(11)相配合,外侧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延伸部(142);所述第二延伸部(142)设置为两个,下部的第二延伸部(142)与所述连接部(144)相邻,且该第二延伸部(142)与连接部(144)之间设置了间隙以形成一装饰槽(145);所述连接部(144)与装饰面层(12)相连的一面设有多个开口槽以形成粗糙面,该多个开口槽均为条状,且沿连接部(144)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所述第二构件(14)上还设有了一定位边(143),该定位边(143)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方,定位边(143)与第二延伸部(142)之间的间距刚好等于顶面装饰板的厚度;
所述第一构件(13)包括构件本体(131),该构件本体(131)一侧与所述侧面墙体(11)相配合,另一侧上设有与所述找平层(21)相配合的第一延伸部(132);进行刮平水泥层时,取木板或钢条并将木板或钢条的两端分别置于左右侧壁上的两个第一构件(13)的第一延伸部(132)上,之后控制木板或钢条沿延伸部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即可保证完全沿水平线对水泥进行刮平;所述构件本体(131)上设有第三延伸部(133),所述装饰面层的下端面与该第三延伸部(133)粘接,装饰面层(12)的侧面与所述侧面墙体(11)或墙面找平层(15)粘接;所述构件本体(131 )上设有与所述踢脚线相配合的连接凸部(134),该连接凸部(134)为中空结构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胶水的腔室,该连接凸部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三延伸部(133)上表面设有多个凹槽以形成所述的粗糙面,该多个凹槽均为条状,且沿第三延伸部(133)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分布;
所述第三延伸部(133)下表面上设有一挡部(138),所述第一构件(13)上设有两连接凸部(134),安装踢脚线时,踢脚线室上端插入至挡部(138)与第一构件(13)之间的间隙内,侧壁与所述连接凸部(134)相连,实现对踢脚线的牢固安装;
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3)时,先在坯平后的侧面 墙体(11)或墙面找平层(15)上画出一条水平线,之后将连接构件以第一延伸部(132)保持于该水平线平行的状态固定在侧面 墙体上;
安装时先在四侧的坯平的侧面墙体或找平层上分别画出一条水平线,且四侧的水平线保持连贯;之后将第二构件(14)的顶面重叠至该水平线上,并将第二构件(14)固定在侧面墙体或找平层上,使得四侧的第二构件(14)保持位置一致;
所述步骤c中,用于填补中间部分空缺的顶面装饰板同样采用龙骨吊装在顶面墙体上,相邻顶面装饰板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还包括步骤d:在上述顶面装饰板上再铺设一层顶面装饰板,两层顶面装饰板之间通过螺钉相连;
所述侧面墙体(11)为水泥墙、砖墙、轻钢龙骨墙中的一种;
所述的墙面找平层(15)采用木工板、石膏板、硅酸钙板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构件(13)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35)和第二定位部(136),且该第二定位部(136)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35)下方;所述第一定位部(135)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32)之间的间距为15mm,所述第二定位部(136)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35)之间的间距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建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建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2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沥青基卷材的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建筑构件生产工艺布局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