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6604.X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迦南盛鑫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00 | 分类号: | C08L71/00;C08L27/18;C08L3/02;C08K13/02;C08K5/06;C08K5/101;C08K5/42;C08K5/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革 传统的 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纳 丙烯酸十八醇酯 聚四氟乙烯 聚醚树脂 纳米微晶 十二烷基 茶皂素 氯化铵 增韧剂 质量份 高端 松烟 乙醚 淀粉 质感 配方 皮肤 客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聚醚树脂30‑47份、聚四氟乙烯2‑9份、增韧剂15‑19份、淀粉19‑24份、乙醚3‑12份、丙烯酸十八醇酯9‑16份、纳米微晶粉11‑14份、松烟粉7‑15份、茶皂素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纳18‑24份、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11‑16份、水45‑58份,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人造革在使用中质感较硬的弊端,比传统的人造革更接近人的皮肤,能够满足了客户对高端人造革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人造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上世纪八十年代,昂贵的皮衣皮料一般人消费不起,应市场需求,仿冒人造革的人造革一度流行起来,被广泛应用于制衣、制包。
人造革应用于衣物、坐具等日常所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特别是鞣制技术出现后,更使得人造革能够较为柔软贴身,愈发引起人们喜欢。随之带来的是人造革价格上扬,同时,人造革在手感和柔软度上有所欠缺,并且制造方法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人造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
聚醚树脂30-47份、聚四氟乙烯2-9份、增韧剂15-19份、淀粉19-24份、乙醚3-12份、丙烯酸十八醇酯9-16份、纳米微晶粉11-14份、松烟粉7-15份、茶皂素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纳18-24份、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11-16份、水45-58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聚醚树脂42份、聚四氟乙烯5份、增韧剂17份、淀粉22份、乙醚8份、丙烯酸十八醇酯11份、纳米微晶粉13份、松烟粉11份、茶皂素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纳21份、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15份、水51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醚树脂、聚四氟乙烯、增韧剂、淀粉、乙醚、丙烯酸十八醇酯、纳米微晶粉、松烟粉、茶皂素、十二烷基苯磺酸纳、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水,投入到带搅拌的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35-50℃下恒温反应至反应体系粘度为200-270cP/25℃,成型,烘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解决了传统的人造革在使用中质感较硬的弊端,比传统的人造革更接近人的皮肤,能够满足了客户对高端人造革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柔性人造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
聚醚树脂30份、聚四氟乙烯2份、增韧剂15份、淀粉19份、乙醚3份、丙烯酸十八醇酯9份、纳米微晶粉11份、松烟粉7份、茶皂素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纳18份、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11份、水45份。
所述一种柔性人造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聚醚树脂、聚四氟乙烯、增韧剂、淀粉、乙醚、丙烯酸十八醇酯、纳米微晶粉、松烟粉、茶皂素、十二烷基苯磺酸纳、双十二烷基二甲氯化铵、水,投入到带搅拌的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35℃下恒温反应至反应体系粘度为200cP/25℃,成型,烘干,即可。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迦南盛鑫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迦南盛鑫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