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6054.1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汇源电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16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玻璃丝包线 收集机 收集单元 连接腿 结构设计科学 刮拭机构 收集筒体 自由调整 创新性 收集桶 支撑腿 长槽 接缝 接料 漆箱 套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收集单元连接而成,所述的收集单元由收漆箱、支撑腿、第一连接腿、第二连接腿、套筒、收集长槽、余漆刮拭机构、收集筒体及接缝收集桶构成。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方便使用、收集余漆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实现、能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接料长度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材的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
背景技术
玻璃丝包线是在铜线或者铝线等工件上覆盖绝缘漆后,再绕包上玻璃丝,经烘干后成型的。玻璃丝包线绝缘性和隔热性能良好,适用于电机、发电机、变压器以及电焊机上。
在玻璃丝包线生产的过程中,玻璃丝包线在涂完绝缘漆后,送往烘干工序的过程中,其上的余漆会从玻璃丝包线上低落下来。这种情况,一般会直接使用一个单侧倾斜的水槽进行收集。但是,绝缘漆具有一定的粘性,较容易黏在水槽的内壁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槽不但更加不便于清理,而且严重影响其继续使用,余漆在水槽上越积越厚,最后只能更换新的水槽,增加了加工成本。并且由于玻璃丝包线加工规格的不同,要求收集余漆的水槽长度也不同,在生产加工组装非规定长度的水槽时比较费时费力,拆卸再利用也比较麻烦,使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方便使用、收集余漆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实现、能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接料长度的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收集单元连接而成,所述的收集单元由收漆箱、支撑腿、第一连接腿、第二连接腿、套筒、收集长槽、余漆刮拭机构、收集筒体及接缝收集桶构成,在所述收漆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在收漆箱的顶部螺纹安装有套筒,该套筒的中部与收漆箱的内部相连通,在套筒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向筒内倾斜设置有半圆形的收集长槽,在各收集长槽的槽沿上设置有余漆刮拭机构,在所述各收集长槽的外侧端底部均竖直设置有开口向外的半圆形收集筒体,在收集筒体的弧形面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套筒的左右两侧收漆箱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腿及第二连接腿,所述的第一连接腿由安装杆及与安装杆竖直连接的螺杆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腿由安装杆及与安装杆竖直连接的螺纹筒构成,所述的各收集单元通过将螺杆安装与螺纹筒内实现在长度方向的首尾连接,所述相邻间的收集筒体相对后形成上下开口的收集筒,在收集筒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接缝收集桶。
而且,所述的余漆刮拭机构由电机、丝杠、法兰轴承、滚珠螺母、刮板及L形的支撑杆构成,在所述各收集长槽一侧的外槽壁上安装有丝杠,该丝杠的一端由电机驱动,另一端与安装在收集槽槽壁端部的法兰轴承过盈配合,在所述的丝杠上滑动安装有滚珠螺母,在滚珠螺母上通过支撑杆安装有在收集长槽内部滑动设有刮板。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多个收集单元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拼装,以满足不同长度包线的接油需求。在包线向烘干工序输送的过程中,其滴下的绝缘漆落在收集长槽以及接缝收集桶内,接缝收集桶螺纹安装,方便拆卸清洗,收集长槽上通过来回运动的刮板,将收集长槽内滴落的绝缘漆收集到收漆箱内进行收集,收漆箱螺纹安装同样利于拆卸清理。
2.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方便使用、收集余漆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实现、能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接料长度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双玻璃丝包线余漆收集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汇源电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汇源电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