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5936.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复合板 中间夹层 多空腔 基层金属板 覆层金属 金属板 三层金属复合板 热处理炉 加热 制造 表面抛光处理 待复合面 合金粉末 金属板板 依次叠放 导热率 复合板 有效地 叠放 放入 耗材 通孔 轧机 制备 密布 取出 复合 金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A)分别对基层金属板、覆层金属板和中间夹层金属板的待复合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板面上密布有多个通孔。B)在基层金属板与中间夹层金属板之间、中间夹层金属与覆层金属板之间添加合金粉末,然后将基层金属板、中间夹层金属板和覆层金属板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好,然后将上述叠放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放入热处理炉中加热;C)将加热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从热处理炉中快速取出,通过轧机压扎方式复合。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大面积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且有效地降低金属复合板的耗材和重量,同时可降低复合板的导热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设备的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金属,如锆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高热导率、足够的热强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醋酸功能、烧碱以及原子能工业等重要领域的部件、设备和容器制造。但是受其产量低和价格昂贵的制约,使得采用纯锆材制造设备、管道等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浪费稀有资源。
采用爆炸复合技术可大大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很好地利用了珍稀金属材料的优异性能。然而,目前的金属复合板都是实心的,尚未发现有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大面积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且有效地降低金属复合板的耗材和重量,同时可降低复合板的导热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对基层金属板、覆层金属板和中间夹层金属板的待复合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板面上密布有多个通孔;
B)在基层金属板与中间夹层金属板之间、中间夹层金属与覆层金属板之间添加合金粉末,然后将基层金属板、中间夹层金属板和覆层金属板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好,然后将上述叠放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放入热处理炉中加热;
C)将加热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从热处理炉中快速取出,通过轧机压扎方式复合。
进一步,所述覆层金属板为金属锆板,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为铜板或钛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A)分别对基层金属板、覆层金属板和中间夹层金属板的待复合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板面上密布有多个通孔;B)在基层金属板与中间夹层金属板之间、中间夹层金属与覆层金属板之间添加合金粉末,然后将基层金属板、中间夹层金属板和覆层金属板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好,然后将上述叠放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放入热处理炉中加热;C)将加热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从热处理炉中快速取出,通过轧机压扎方式复合。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大面积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且有效地降低金属复合板的耗材和重量,同时可降低复合板的导热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多空腔的金属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对基层金属板、覆层金属板和中间夹层金属板的待复合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所述覆层金属板为金属锆板,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为铜板或钛板,所述基层金属板为钢板。所述中间夹层金属板板面上密布有多个通孔。
B)在基层金属板与中间夹层金属板之间、中间夹层金属与覆层金属板之间添加合金粉末,然后将基层金属板、中间夹层金属板和覆层金属板由下至上依次叠放好,然后将上述叠放好的三层金属复合板放入热处理炉中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楠婧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