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998.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曾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骏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键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具体涉及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属于通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又名移动电话,是可以握在手上的移动电话机。早期因为个头较大有大哥大的俗称,目前已发展至4G时代。1973年4月,美国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直至现在,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并像瑞士军刀一般功能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手机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通讯设备之一,现在市场上的手机款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大部分的手机不具有从侧面解锁后,通过触摸按键区可以使得显示屏凸出或凹陷,不能更加的直观的观察,以及手指按压效果不好,容易出现错误的按键操作,但现有的手机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大部分的手机不具有从侧面解锁后,通过触摸按键区可以使得显示屏凸出或凹陷,不能更加的直观的观察,以及手指按压效果不好,容易出现错误的按键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控制按键、显示屏、音量键、解锁键、气垫悬浮装置、气垫悬浮单元、充气装置和耳机孔,所述手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手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音量键,所述音量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解锁键,所述显示屏的中间底部设置有所述气垫悬浮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垫悬浮装置包括有气垫悬浮单元和充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为一个整体的柔性显示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充气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机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耳机孔。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该装置通过在显示屏的中间底端位置设置了气垫悬浮装置,通过控制按键可以对其气垫悬浮装置进行充气,通过充气可以使得整个柔性显示屏可以凸起,当不用的时候,通过控制按键可以使得整个柔性显示屏可以凹陷,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的手机不具有从侧面解锁后,通过触摸按键区可以使得显示屏凸出或凹陷,不能更加的直观的观察,以及手指按压效果不好,容易出现错误的按键操作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本体;2、控制按键;3、显示屏;4、音量键;5、解锁键;6、气垫悬浮装置;7、气垫悬浮单元;8、充气装置;9、耳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带3D按键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控制按键2、显示屏3、音量键4、解锁键5、气垫悬浮装置6、气垫悬浮单元7、充气装置8和耳机孔9,手机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2,控制按键2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3,手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音量键4,音量键4的一侧设置有解锁键5,显示屏3的中间底部设置有气垫悬浮装置6。
气垫悬浮装置6包括有气垫悬浮单元7和充气装置8,可以将显示屏3顶起。
显示屏3为一个整体的柔性显示屏,便于显示屏3能够凸起或者凹陷。
控制按键2与充气装置8控制连接。
手机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耳机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骏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骏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