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356.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必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必达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动化 高效 金属 板材 切割 装置 | ||
1.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包括固定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顶部端面左侧上的起掉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起掉架体内的切割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掉架体右侧端面内设有起掉导滑腔,所述切割机体左侧端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起掉导滑腔内,所述起掉导滑腔左侧上下延伸设置导滑棒,所述导滑棒穿透所述切割机体左侧并且上下侧末端与所述起落导滑腔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起掉导滑腔上下两侧内壁内相对立设有位移感应器,所述切割机体右侧端面内设有回收腔,所述回收腔左侧上部内壁内嵌设第三三相电机,所述第三三相电机右侧固定连接第一直齿转轮,所述第一直齿转轮设置在所述回收腔上部,所述回收腔左侧内壁内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导滑凹腔,所述第一导滑凹腔左侧延伸末端相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第二导滑凹腔,所述第一导滑凹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载动块,所述第一载动块左侧延伸末端固设有伸入所述第二导滑凹腔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倾斜受压头部,所述第一导滑凹腔内底壁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载动块配合连接的收纳回弹机构,所述第一载动块右侧端面内设有切割执行机构,所述第二导滑凹腔内滑动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二载动块,所述第二载动块右下侧设置倾斜压头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倾斜受压头部 ,所述第二载动块中部螺旋配合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向上延伸与第一三相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相电机嵌设在所述第二导滑凹腔顶壁内,所述第二导滑腔左侧内壁相连通上下延伸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上部设置第三直齿转轮,所述第三直齿转轮右侧通过转轴与第二三相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三相电机嵌设在所述第二载动块左侧内,所述第一容腔底部设置第四直齿转轮,所述第四直齿转轮左侧固定连接向左延伸的第二连转轴,所述第二连转轴伸进第二容腔内并在末端固定连接卷轮,所述卷轮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壁捆卷固定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沿向上延伸至切割机体顶部外表面的第二容腔穿出切割机体,所述钢丝绳伸进起落架体顶部并与定滑轮摩擦配合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定滑轮上侧圆周外表面后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切割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相电机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的所述位移感应器分别与所述起掉导滑腔内的所述切割机体上下两侧外端面对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回弹机构包括导向凹腔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向凹腔内的导向移动物,所述导向移动物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载动块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移动物右侧的所述导向凹腔内推压配合连接有抗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执行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载动块右侧端面内设置向右延伸旋转配合连接的第一连转轴,所述第一连转轴在第一导滑腔内设置第二直齿转轮,所述第一连转轴右侧延伸末端经所述第一导滑凹腔后伸入所述回收腔内且末端固设有切割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滑腔左侧内壁与第一容腔相连通处是仅供第二三相电机上的转轴移动的上下延伸的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所述位移感应器均与所述第二三相电机电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在卷轮上的钢丝绳足够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高效的金属板材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减噪板和减温片,所述减噪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三相电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三相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设置在所述第一三相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三相电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必达,未经郑必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3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PP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轻型房屋用减震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