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001.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7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调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松籽油、牡丹籽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番茄红素、丁基羟基茴香醚、生育酚、柠檬酸钠、环己六醇磷酸酯、外加剂;
所述外加剂为棕榈油经过精炼、萃取得到的棕榈油酸和大蒜素的混合物;
所述的生育酚、柠檬酸钠、环己六醇磷酸酯、外加剂的重量比为(1-4):(2-4):(0.5-1.2):(1.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育酚、柠檬酸钠、环己六醇磷酸酯、外加剂的重量比为3: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调和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松籽油12-15份、牡丹籽油8-11份、小麦胚芽油5-8份、葵花籽油4-9份、芝麻油5-8份、番茄红素0.5-1.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2-0.6份、生育酚1-4份、柠檬酸钠2-4份、环己六醇磷酸酯0.5-1.2份、外加剂1.3-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油酸和大蒜素的重量比为(1-3):(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调和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油酸和大蒜素的重量比为2:3。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比取精炼棕榈油,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分离出棕榈油酸;
S2:按重量比取大蒜素溶解在乙醇中,然后在温度为40-60℃的条件下超声波振荡5-10min后静置2-5h,超声波的功率为500-550W、频率为360-400KHz;
S3:将棕榈油酸和大蒜素混合,并调节其pH值为5.6-6.8,然后在真空度为1.2-2.3KPa、温度为150-180℃的条件下蒸馏,过滤2-3次,取滤液即为外加剂;
S4:按重量比取松籽油、牡丹籽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将其全部混合,然后泵入制冷机中冷却至15℃以下,过滤,得混合食用油;
S5:在混合食用油中添加番茄红素、丁基羟基茴香醚、生育酚、柠檬酸钠、环己六醇磷酸酯、外加剂,将其充分混合后采用超声波振荡3-5min后静置2-4h,过滤除去滤渣,再将混合油置于真空度为25-40KPa、温度为130-140℃的条件下蒸馏2-3次,即制得食用调和油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CO2超临界萃取的温度为160-170℃,萃取压力为5-10MPa,CO2的流量为20-40kg/h,萃取时间2-5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用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超声波的功率为220-250W、频率为90-10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善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0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弧形面加工的高效数控机床
- 下一篇:精密金属件高效加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