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3143.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周金玉;伏帅;苏军;柳铎芳;孙美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07K5/078;C07K1/1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多莫德 合成 噻唑烷 目标化合物 产品品质 反应机理 反应物料 焦谷氨酸 酶催化剂 传统的 投料比 消旋体 羧酸酯 活化 酶做 收率 缩合 消旋 唑酮 羧基 羧酸 催化剂 避开 脱离 | ||
本发明是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羧基R基团保护的L‑噻唑烷‑4‑羧酸酯或L‑噻唑烷‑4‑羧酸与氮R1保护的焦谷氨酸在酶催化剂下,缩合形成通式III所示的目标化合物匹多莫德。本发明通过采用酶做催化剂,完全避开了迄今为止的噁唑酮消旋体产生机理,反应机理完全脱离原始的传统的合成、活化原则和机理,不仅彻底解决消旋问题、大大降低反应物料投料比,还大幅度提高收率和产品品质,达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药物合成领域。
技术背景
匹多莫德(Pidotimod) 化学名为(4R) -3-[ [ (2S) -5-氧代-2-吡咯烷基]羰基]-4-噻唑烷甲酸,是一种全新的化学合成免疫调节剂,适用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并可用于预防急性感染,缩短病程,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急性感染期的辅助用药。原研公司为意大利Poli化学工业公司,并于1993年作为口服制剂上市使用,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使免疫功能低下的辅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升高,恢复正常。通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促进而发挥显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在儿童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该化合物在医药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大多数反应稳定性差、条件较严苛。叶连宝等发表的匹多莫德的合成工艺(《中国药房》,2012年1 期23卷)及胡昆等发表的匹多莫德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质》,2009年12期)均采用了酰氯法合成,对环境极不友好,且产品品质低;据CN201110235340.9报道的方法,虽然操作较为简便,收率达到89%,但由于该方法并未能解决产品消旋异构体的问题,使得后续纯化难度极大,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专利CN201410658117.9公开了一种匹多莫德的生产工艺,通过噻唑烷酸或酯与焦谷氨酸、缩合剂一锅法,合成匹多莫德,但是消旋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其余如专利CN201510167302.2、CN201110384747.8、CN201110236724.2等虽然合成方法各异,但是无外乎都建立在原有的反应机理上,仅仅是降低消旋或提高收率,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消旋问题,达到产品质量提高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更为合理、彻底消除了消旋体、收率大幅度提高的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采用了羧基R基团保护的L-噻唑烷-4-羧酸酯或L-噻唑烷-4-羧酸与氮R1 保护的焦谷氨酸在酶催化剂下,缩合形成通式III 所示的目标化合物匹多莫德:
III
所述的R选自:H 、OtBu、Bn、cHX、Mpe、2-phlpr 、TEGbn、Damb、Al 、pNB、pTMSE或者Dmnb;
所述的R1 选自:H 、Z 、Boc、Cl-Z、Fmoc、oNBS、dNBS、Troc、Dts、pNZ、oNZ、NVOC、NPPOC、HFA 、Ddz、Bpoc、Nps、Nsc、Bsmoc、α-Nsmoc、ivDde、Fmoc* 、MTT或者Alloc。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取代苯环选自3位氟取代、3 , 5位氟取代、3位氯取代、三氟甲基取代苯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匹多莫德的合成方法,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氮R1 保护的焦谷氨酸、酶、缓冲溶液一起搅拌均匀;所述的缓冲溶液优选磷酸钾;
(2) 加入羧基R基团保护的L-噻唑烷-4-羧酸酯或L-噻唑烷-4-羧酸,继续搅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3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原蛋白7及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麦胚芽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