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PP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513.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汪波;韩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D01F1/07;C08F110/06;C08F2/44;C08K9/06;C08K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黄欢娣;邱启旺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pp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PP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进行羟基化以及羧基化,增加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在氧化石墨烯周围螯合尽可能多的偶联剂KH570,将氧化石墨烯烷基化,与聚丙烯形成特殊的缠结,在250℃‑320℃温度条件下熔融纺丝,得到高性能的PP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PP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纤维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吸水率低、原料丰富且易于加工等优点,自1957年聚丙烯纤维工业化开始,对于聚丙烯的需求不断增加,聚丙烯纤维优异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非织造布等。但是由于聚丙烯纤维属于化学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分子中缺少亲水性基团,导致其易起球、易产生静电,影响纤维的生产,编织成织物穿着时会使人感到不舒适,且由于静电的作用易吸附灰尘等;另外某些特殊领域,例如加油站,瓦斯站,煤矿生产场所等对于服装的抗静电效果要求非常严格,在该环境下积累静电易引起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对于聚丙烯纤维功能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专利CN106192048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二甲苯和乙醇作为溶剂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聚丙烯中,氧化石墨烯以多层的形式存在与聚丙烯基材料中。该法采用的多层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纺丝得到的纤维电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相较于单层的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丙烯有较大差距,另外由于聚丙烯主链上几乎没有亲水基团,氧化石墨烯较难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容易在基体中发生团聚,不易制备高性能的石墨烯改性聚丙烯。另外,为了得到高导电、高导热聚丙烯纤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会添加导电无机填料,但是往往由于无机填料与聚丙烯相容性较差,制备所得的产品性能均不尽如人意。
石墨烯属于二维晶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以及电学性能。本发明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使其功能化,将其均匀分散在丙烯单体中然后聚合,能够制备具有高强度、抗静电、阻燃、抗菌、远红外等优异性能的聚丙烯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菌、阻燃、抗紫外、远红外等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PP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置于食人鱼溶液中,常温(20-30℃)下搅拌半小时,过滤后用水清洗并干燥;
(2)取步骤1处理后的产物1g,加入到50mL异丙醇中,滴加0.01~0.02g的硅烷偶联剂KH570,40℃条件下搅拌4h,喷雾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原料。
(3)取0.5~1重量份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原料,与100重量份的丙烯单体混合均匀,在常温条件下,加入聚丙烯催化剂,聚合反应30min完成预聚阶段,然后升至70℃,并在70℃下恒温聚合;聚合产物切粒,制备纺丝原料。
(4)利用步骤(3)中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聚丙烯母粒在250℃-320℃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纺丝制备高性能PP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催化剂选自琥珀酸酯、邻苯二甲酸酯、茂金属催化剂等。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将氧化石墨烯采用食人鱼溶液进行处理,增加了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官能团,有利于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和在丙烯单体中的分散;在氧化石墨烯周围螯合尽可能多的偶联剂KH570,将氧化石墨烯烷基化,与聚丙烯形成特殊的缠结,有利于提高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另外KH570偶联剂链端的双键具有双键,可以参与聚合反应,产生化学交联,化学交联使氧化石墨烯与聚丙烯链结合更紧密;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形成一层烷基单分子层,有利于氧化石墨烯尽可能多地填充聚丙烯而不团聚,从而使改性聚丙烯纤维具有抗菌、阻燃、抗紫外、远红外等石墨烯所带有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制备的不同产物的方阻数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