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560.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化 制备 微生物肥料 生物菌肥 地衣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植物活化酶 环保要求 湿度保持 水分控制 稀土微肥 植物蛋白 作物品质 反应釜 腐植酸 木霉菌 板结 有机肥 草炭 放入 增效 淀粉 肥料 取出 农作物 化肥 增产 土壤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料比例如下:12%稀土微肥;25%腐植酸;20%草炭;5%淀粉;10%植物蛋白;15%植物活化酶;1%木霉菌;4%DA‑6;5%枯草芽孢杆菌;3%地衣芽孢杆菌。其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将以上配料放入反应釜中,水分控制在含量50‑60%左右,温度40‑50℃左右的条件下活化18小时,将活化后的生物菌肥取出放在容器中,进一步活化,18小时后晾至常温。2、将晾至常温的生物菌肥湿度保持在25%左右,进行包装即成为本发明产品。使用本发明肥料,提高农作物对有机肥的吸收利用,杜绝了使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板结、重茬等不良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达到了增产、增效、提高作物品质和环保要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化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肥料在我国大面积应用已有五十多年,其累积结果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的活性长期得不到恢复,土地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大障碍,已经危及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化肥的上述弊端,大田耕作中很需要一种,能活化土壤,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活性微生物复合肥。来提高农作物对有机肥的吸收利用,使农作物稳产高产并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改善土壤的多种酶类和有益菌功能,能够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的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12%稀土微肥;25%腐植酸;20%草炭;5%淀粉;10%植物蛋白;15%植物活化酶;1%木霉菌;4% DA-6 ;5%枯草芽孢杆菌;3%地衣芽孢杆菌。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为:
1、将15%稀土微肥;20%腐植酸;20%草炭;8%淀粉;12%植物蛋白;12%植物活化酶;2%木霉菌;2% DA-6 ;5%枯草芽孢杆菌;4%地衣芽孢杆菌放入反应釜中,水分控制在含量50-60%左右,温度42-45℃左右的条件下以每分钟10 转的速度搅拌,使菌类在搅拌过程中及充足养分下活化24 小时,将活化后的生物菌肥取出放在容器中,上盖黑色塑料膜,进一步活化,容器中的水分控制在含量50-60%左右,温度45-50℃之间,12 小时翻动一次,24小时后将塑料膜去掉,摊开晾至常温。
将晾至常温的生物菌肥湿度保持在30%左右,进行包装,包装用带色的塑料袋或深色的瓶装均可,产品在保存时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不能受潮和阳光暴晒,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加工工艺简单的优点,活菌含量高,达到每克2亿以上,而且具有改善土壤的多种酶类和有益菌功能,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使植物吸收速度快、肥效高、抗逆性强、从而得到高产,由于土地营养均衡,作物的品质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其无公害等特性,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高效优质肥料。此外,它克服了普通肥料元素单一,满足不了作物高产和提高作物品质的需要等缺点。在施用后的土壤中提高了微生物吸收和排放氮功能,同时分泌一些有益于植物的化学物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活化土壤,提高农作物对有机肥的吸收利用,杜绝了使用化肥对土壤产生的板结、重茬等不良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达到了增产、增效、提高作物品质和环保要求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采用配方如下:其技术方案如下:15%稀土微肥;20%腐植酸;20%草炭;8%淀粉;12%植物蛋白;12%植物活化酶;2%木霉菌;2% DA-6 ;5%枯草芽孢杆菌;4%地衣芽孢杆菌。
制造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夏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